当前位置:深圳新闻网首页 > 经营中心频道 > 美食 > 秀色可餐 > 

为了每一位市民吃得放心 “阳光智慧”稳步向前

2018-07-18 09:17来源:深圳特区报

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李忠带队夜查大排档食品安全。

早行动、早部署、早试点,以“只争朝夕”的干劲奋力推进阳光智慧餐饮工程。昨日,笔者从市食品药品监管局获悉,为全面促进餐饮业提高质量水平,切实保障消费者饮食安全,《深圳市阳光智慧餐饮工程工作方案(2018-2020年)》,以下简称《阳光智慧餐饮工程》),今年4月27日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并印发,市市场监管委精心谋划,提前在盐田区和全市74个街道开展试点工作,目前全市阳光智慧餐饮工程正稳步向前推进,并已取得初步成效。

笔者在一些餐饮店看到,监管部门通过落实“信息阳光”、“过程阳光”和“阳光评价”,把餐饮服务单位的食品安全信息、食品加工操作过程以及公众对餐饮服务单位的评价实实在在“晒在阳光下”,通过互联网+的方式,鼓励网络经营者通过公开后厨环境,让消费者对网络餐饮卫生环境的了解更为直观。

餐饮企业可以在大厅的电子屏幕实时“直播”后厨,也可以通过APP让消费者看到后厨情况,后厨、洗碗间都可以通过摄像头“直播”,让消费者获知就餐单位是否合法、了解食品原材料的来源渠道、看到后厨食品加工过程是否安全规范,实现知情选择、明白消费。

“实施阳光智慧餐饮工程得到了社会公众广泛认可和支持,全市范围内正加快推进阳光智慧餐饮工程建设。”深圳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李忠指出。

1

广泛调研,精心谋划, 高起点稳步推动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与国内其他城市相比,深圳是一个年轻的移民城市,生活节奏很快,市民在外就餐的情形越来越多,餐饮企业数量全国第一,食品安全备受关注。但我市监管力量不足,远低于万分之三的食品监管人员配备标准要求,基层食品专业化监管能力薄弱,监管人员中具有食品药品相关专业背景的仅占11.9%。同时,监管手段滞后,尚未构建食品安全监管综合信息平台,难于全面收集食品和食用农产品供应来源、检验检测、执法监督等信息,信息综合、共享利用能力差,面对庞大的食品消费人员和繁杂的食品生产经营行为,缺乏信息化、智能化的监管手段,使得监管效率长期得不到提高。

面对如此情况,2017年10月23日上午,市领导主持召开创建国家食品药品安全示范城市与供深食品有关工作会议时指出,要认真学习领会并以实际行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食品安全的系列重要批示精神,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关于深圳食品安全工作的相关批示要求。会议决定,要研究打造“供深食品”标准体系,加大人、财、物投入,从源头把控我市食品安全;要实施食品安全城市战略,打造人民满意的食品安全城市,并围绕这个战略目标,实施若干全面提升我市食品安全软硬件水平的项目。会议明确,由市市场和质量监管委牵头制定相关工作方案。其中,《阳光智慧餐饮工程》作为重要子方案,先行先试。

在《阳光智慧餐饮工程》的起草过程中,市领导专程带队赴北京市、广州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就相关内容进行学习交流,并前后6次召开专题会议听取起草工作进展情况汇报,研究讨论《阳光智慧餐饮工程》内容,并先后四轮征集相关单位意见。

终于,一项经过科学决策的餐饮安全宏伟蓝图展现在市民面前,明确的战略目标、清晰的实施策略和完成时间表,让市民对餐饮业食品安全充满了期待。

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李忠充满信心地表示,通过工程的实施,将使深圳餐饮业食品安全硬件设施和软件配套建设得到全面加强,系统解决餐饮业长久以来积存的食品安全问题,补足短板、提升品质,从根本上提高深圳的食品安全治理能力。

2

点面结合,先行先试, 为全面推行摸索经验

蓝图定下来后,关键就是落实。毫无疑问,深圳将全面实施的阳光智慧餐饮工程,会让舌尖上的安全随处看得见。但干也要分步骤摸索经验。于是,市领导和市市场监管委反复研究,决定在全面实施前,开展两项试点。一是在全市74个街道各选一个食街开展巡查试点;二是在盐田区先行开展阳光智慧餐饮工程试点。

巡查试点主要包含四个方面:第一,开展餐饮服务单位全覆盖食品安全巡查,督促餐饮服务单位公示检查结果,并依法进行跟踪处理。第二,开展重点产品食品安全快检,针对重点食品品种肉、菜、鱼,每家单位每个品种快检不少于一批次。第三,建立统一的餐饮服务单位食品安全信息公示栏,各区政府为试点区域内所有餐饮服务单位统一制作、安装食品安全信息公示栏。第四,建立巡查监督与执法监管联动机制,第三方巡查人员及快检机构负责汇总巡查及快检工作情况,辖区监管所负责后续执法监管处理工作。

去年11月至2018年1月31日,全市10个区各选取一条街道作为试点,对街道辖区内所有餐饮服务单位开展巡查和信息公示。共出动街道或第三方巡查人员1178人,巡查餐饮单位11918家。

5月22日,市食药监局李忠副局长率队到盐田局调研智慧市场监管系统、阳光智慧餐饮工程和食品安全巡查公示系统建设使用情况并亲自参与基层食品安全巡查执法行动。市食药局餐饮处负责人刘云启副处长等有关方面负责人和技术人员参加调研。而这也是李忠今年来第6次调研巡查试点工作了。在市食药局的严格督导下,全市各试点街道圆满完成餐饮服务单位食品安全巡查和公示试点工作。为下一步全面开展全市餐饮单位大巡查打下了坚实基础。

盐田区是全市阳光智慧餐饮工程建设的试点区,其任务是着力建设“一个中心,四分中心”智慧监管体系。笔者日前来到这里,发现该平台运行良好,盐田食品药品监管局局长王太连告诉笔者,前不久,基层监管所利用该平台查处了餐厅违法行为,智慧监管平台初显威力。

6月20日,视频监控人员发现两家餐厅后厨人员违规操作,监控人员立即对画面进行抓拍和视频录像,掌握第一手证据材料,然后交由执法人员对两家餐厅进行现场检查。经营者在铁证面前,承认了违规操作,承诺将严格按照食品安全管理规范操作,履行主体责任。截至6月22日,工作人员通过视频集中监管系统网上巡查,共发现餐饮单位违规行为5宗,发出责令改正通知书5份。

据介绍,盐田区智慧市场监管系统主要由盐田市场监管局智慧监管指挥中心和街道监管所监管分中心两大部分组成,集任务分派、指挥调度、实时监控、分析研判、应急值守于一体,具备移动执法、集中监管、智慧巡查、二维码公示经营主体信息、执法取证、量化登记管控、宣传和通知设定及数据统计分析等八大功能。

该系统还与20个移动执法监管终端(执法记录仪)、374个大中型餐饮单位视频监控终端、4个食品检测室视频终端、4台食品检测车视频终端连接,除了导入全区商事主体基本信息外,还集中接入了大中型餐饮单位24小时监控视频信息、执法监管的实时视频信息、食品检测信息、巡查人员和车辆的位置信息和移动轨迹等信息数据,构建了“区局、街道监管所、现场巡查终端和移动执法终端”各层级融会贯通的综合指挥协调机制。

据介绍,目前盐田区“一中心、四分中心”建设初具规模,已经建成了一个区级智慧监管指挥中心和四个街道监管指挥分中心,完成了162家餐饮单位信息对接和公示,实现了视频集中监控、移动执法、智慧巡查、二维码公示等八大功能。今年9月30日前,还将完成辖区食品安全巡查信息公示全覆盖。

盐田基层监管所的执法人员对笔者说,智慧监管平台运行以来,实现了工作效能的提升,转变了传统的巡查靠双腿的原始监管方式,缓解了人手不足的现实问题;进一步规范了企业管理,减少工作盲区,降低安全风险;实现了工作留痕留迹,降低履职风险,强化队伍管理。

市领导在现场检查盐田阳光智慧餐饮工程及智慧监管系统建设工作时指出,该区“食品安全扫一扫”系统,要逐步完善各项功能并在全市范围内复制、推广、应用,同时将在盐田召开现场会,在全市推广盐田经验。

李忠告诉笔者,目前阳光智慧餐饮工程建设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一是阳光智慧餐饮监管与信息公示系统建设已从试点区域摸索出了较为成熟的经验。二是在各辖区启动熟食中心建设试点工作。2018年以来,各辖区陆续启动熟食中心建设调研、选址等工作,力争2018年底,各辖区各建成一个熟食中心试点。三是大鹏新区重点突破学校食堂阳光智慧餐饮监管与质量提升工作,目前已完成全区28家学校食堂调研和问题排查,组织第三方完成了第一轮学校食堂提A指导工作。四是市教育局等相关部门与市市场监管委建立良好的联动机制,在学校食堂提A工作中各司其职,通过对学校食堂硬件设施改造升级、加强第三方专业服务指导、加大日常监督管理力度等形式,共同推进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全面提升。

3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尽快建好阳光智慧餐饮工程

笔者在盐田区部分餐厅看到,其餐桌公示牌上均贴有对应的二维码,消费者只需通过扫码,即可查看该餐饮单位的商事登记信息、监管执法信息、食品检测信息,体验“一边吃,一边看后厨炒菜”的效果,大中型餐饮单位更可实时观看后厨的监控视频。

多少事从来急,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笔者了解到,由于市食药安办和市市场监管委准备周密、试点充分、督导有力,目前我市各区各单位正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全面推进阳光智慧餐饮工程建设。不久的将来,盐田经验将在全市开花结果广泛推行。

市市场监管委主任邝兵铿锵有力地告诉笔者:“市民群众有期待,市委和市政府有部署,基层试点有经验,我们将以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一张蓝图抓到底,尽快建好用好阳光智慧餐饮工程,让市民出门在外吃得放心。”

历史,青睐担当者;幸运,偏爱奋斗者。我们相信阳光智慧餐饮工程一定能早日建成,一定能让市民由衷地感到幸福和满意。

易东 谢亚婷

[责任编辑:常军平]

新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