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新闻网首页>经营中心频道>教育>教育汇>艺术>

13门艺术课程供学生网上秒选

13门艺术课程供学生网上秒选

分享
人工智能朗读:

这是该校本学期首试“艺术模块教学”的大胆举措,每门课程一学期都将开展15次模块课,让每个学生都能掌握一项艺术技能。

龙城初级中学首试“艺术模块教学”

先选课再上课,龙岗区龙城初级中学初一学生的这份开学礼包,让人艳羡。2月20日,听完老师对13门课程的“推介会”后,700多名初一学生开始网上选课,希望可以秒杀到心仪的课程。这是该校本学期首试“艺术模块教学”的大胆举措,每门课程一学期都将开展15次模块课,让每个学生都能掌握一项艺术技能。

教师推介课程,

学生选择“心头好”

当天的课程展示会上,艺术科组的老师们带来了合唱、播音主持、尤克里里、古筝、衍纸、手绘POP设计等13门课程。老师们通过个性化的自我介绍、课程展示、课程要求等环节推介课程,让学生们全面了解课程,真正找到心中所好。

美术组的周继文老师展示了精美的手工衍纸作品;叶子予老师为同学们带来了全新的素描课程,以培养学生的绘画技巧和空间立体感知能力;成功举办多场个人及师生古筝音乐会的王燕老师明确要求选修的学生守时、高效,并对学习态度有要求;樊晓洁老师开设了通俗歌曲演唱方法,给喜欢唱歌却还没有掌握唱歌技法的学生们带来了方法论上的支持;肖迪老师秉承“歌舞不分家”的理念,推出了以前从未开设过的舞蹈课。

台下的同学们听完老师们的推介,早就心花怒放,因为每位同学仅能选报一门,而且每门课程至多有30个名额,所以同学们都认真对比,确定选修的优先序列。在随后的电脑选课时,早就“心有所属”的同学,眼疾手快地秒选心仪的课程。

小班上大课,

更有针对性地“教”“学”

根据龙城初级中学的艺术教育改革方案草案,本学期开始先行对2016级初一的学生开设艺术模块教学课,每周一下午的两节课是初一全年级的艺术模块教学时间。

由于艺术课程的特殊性,普通的班级教学难以达成教学目标,所以施行小班教学,并将初一14个班级编为2个大组,每组约350人同时展开13门艺术课程的学习。除了教室,学校的音乐室、管乐室、古筝室等都是艺术模块教学的课堂。

初一(4)班的罗良炜同学平时喜欢看动漫,也尝试临摹动漫人物,这次成功地选到了素描课,他希望通过素描学习,对于平常的构图有所帮助,以后能画出更好看的作品。

此次的13门课程也是根据每一位老师的专长,由老师自主开课,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美术组周继文老师就表示,按照常规课讲授衍纸课程,一节课只能讲一个知识点,而且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一致,动力不足。由学生选课,让真正感兴趣的学生来上大课,教师教授的时候也更有针对性。

据了解,龙城初中的管乐队和合唱队屡次在国家、市、区的比赛中获得佳绩,学校的表演唱“撒尼少年跳月来”荣获全国艺术展演金奖,校管乐团曾于2015年12月在深圳大剧院成功举办专场音乐会。

[责任编辑:陈晓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