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网讯 “自夏商周以来,佾(音同:益)舞极其礼乐观念、礼乐实践在中国延续了几千年,见证了无数重大历史事件,饱含着丰富的礼仪文化、儒家文化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3月22日,中国首届佾礼学术研讨会以及“佾舞承传班”开学典礼在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留仙洞校区举行。
据了解,佾舞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学术价值、艺术价值和一定的社会价值,但完整的古礼佾舞自解放后中断至今已60余年,佾舞文化已濒于失传。中国佾礼学术研讨会上,国内知名学者、专家围绕佾舞传承工作展开学术交流与对话,探讨更多的文化传承新形式。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杨平现场致辞
深职院:“开展新的传统文化项目佾舞的研究与传承,我们义不容辞”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杨平表示,开展非遗研究,举办传承活动是提升文化软实力,讲好中国故事,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手段。杨平称,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是广东首批、深圳唯一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还是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研究基地。“仅2016年,学院成功申报省部级课题7项,相关研究经费达160万,开设了一系列传统文化课程,组织学习传承鱼灯舞、醒狮、太极拳、咏春拳、空竹等多项传统文化。开展新的传统文化项目佾舞的研究与传承,我们义不容辞。”
时代佾礼(深圳)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兼佾舞总监游锦亮
中国佾舞承传人:佾舞是中国汉舞蹈文化的起源,承传是使命
“佾舞不仅是一种舞蹈,更是文化、是礼和仪。是中国礼乐文化当中最精髄的部分。我们须要承而恭传。”。時代佾礼(深圳)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長兼佾舞总监游锦亮认为,正是这种承而恭传,让她思接千古,承传佾礼。多少次梦回西周,梦回先秦与周公、孔子这些伟大的朋友在同一个场景下会面。甚感将要断层的佾舞礼仪承传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中国首届佾礼学术研讨会上,通过了“关于在‘中国首届佾礼学术研讨会’上达成佾舞礼仪服饰项目专家组的决议”,该决议由北京舞蹈学院袁禾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任大援教授、曲阜师范大学骆承烈、2008年中国奥运会音乐主创之一吴军老师、中国音乐学院邓波博士、时代佾礼(深圳)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游锦亮等成员组成。据介绍,专家组将作为中国佾舞礼仪服饰的决策机构,提出中国佾舞礼仪服饰设计思想和理念,并给予佾舞礼仪服饰一定的要求和标准。
关于在“中国首届佾禮学术研讨会”上达成佾舞礼仪服饰项目专家组的决议
时代佾礼(深圳)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兼佾舞总监 游锦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