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网讯(记者 陈彬 通讯员 曾志 钟颖)10月26日,伴着优美歌声,2018年宝安区中小学艺术百校展演灵芝小学专场暨灵芝小学五周年校庆大型文艺展演拉开帷幕。该校师生、家长代表、社会各界来宾等近2千人共同观赏了一场精彩的文艺展演。当天活动还邀请国际友好姊妹学校——马来西亚山打根培正小学、对口帮扶学校——龙川县第一小学的教育同行共同见证该校的办学成绩。创校5年,该校在课改、教育国际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
2000人次曾登“灵芝小舞台”
校庆当天,近两个小时的“归来仍是灵芝少年”的展演,编排精巧,分萌芽、追梦、绽放、芳华、展望五个篇章,有合唱、师生舞蹈、健美操、诗歌朗诵、器乐表演等。整台节目既生动反映了灵芝小学从无到有,从小变大的发展历程,更全面展示了学校五年来砥砺前行所取得的累累硕果。
校园一隅,一把古筝,四年级3班的黄悦柔同学默默演绎着行云流水般的古筝曲目,引得来宾们争相拍摄。据介绍,这就是该校面积不足10平方米的“灵芝小舞台”,5年累计举办活动1000余场,参加学生2000余人次。此外,该校已组建38个学生社团,让每个学生都有一个兴趣园地。
灵芝是稀世名贵的药材,有神芝、瑞草等美誉,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灵芝小学以神草命名,担负着民生使命,5年来以“走向生活”的教育实践,为学生营造了“蛛网式”的教育生活环境。
“灵芝小学把‘贴近健康,贴近性灵,贴近生活’作为办学理念,围绕着“兴趣”和“体验”,编织富有特色的‘教育生活网’。”创校校长范光明说,该校将体验教育聚焦到求知体验、做人体验、做事体验、共处体验,创设系列化、模块化的体验空间或情境。
研发四大特色校本课程
生活是如此的复杂,那么“体验”的课程建该从何入手?学校以“兴趣”和“体验”为核心要素,以“养正”“启智”和“健康”等三个维度,构建了“适性生长”课程序列。《养正启智——<三字经>里学做人》《小豆豆识字》《趣味火柴游戏》《翻转英语ABC》等4个课程均评为深圳市“好课程”。
今年7月,灵芝小学第二个五年发展规划出炉,确立了课程建设、队伍建设、文化建设等七大任务,其中“丰富课程体系”写入其中,并明确提出要打造“STEM+文化”的拓展性课程。未来,该校将开展四大文化内容:科技文化、生态文化、工匠文化、国学文化,下设九个项目课程:以人工智能为主的IT机器人课程和智能制造课程;以数字科学为主的数理趣味课程和环保教育课程;以创意制造为主的3D技术课程和生活陶艺课程;以语言生活为主的国学课程、家校融合课程和快乐田园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