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文章提出,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这为我们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指明了方向。
一是拓展脱贫攻坚“新成果”。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一年。要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持续抓好产业和就业帮扶,对贫困地区产业做到长期培养和支持,促进内生可持续发展,对易返贫致贫困人口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继续精准施策。要强化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多渠道促进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就业,强化社会管理,促进社会融入。对脱贫县要扶上马送一程,设立过渡期,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要坚持和完善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东西部协作、对口支援、社会帮扶等制度,并根据形势和任务变化进行完善。要压紧压实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责任,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二是实施粮食安全“新战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秘诀是稳住面积、主攻单产,关键是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要害是种子和耕地。要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要建设高标准农田,真正实现旱涝保收、高产稳定,不断提高耕地质量。要把黑土地保护作为一件大事来抓,把黑土地用好养好,让黑土地焕发生机。要坚持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实施农业生物育种重大科技项目,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要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稳定和加强种粮农民补贴,提升收储调控能力,坚持完善最低收购价政策,扩大完全成本和收入保险范围。要加强农民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能力培训,促进管理现代化。
三是擘画乡村振兴“新蓝图”。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落地见效,就要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要加快发展乡村产业,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壮大,优化产业布局,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要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以钉钉子精神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加强土壤污染、地下水超采、水土流失等治理和修复。要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村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激发农村资源要素活力,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要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在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上持续发力,接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合理确定村庄布局分类。要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见实效,把县城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要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加快构建党组织领导的乡村治理体系,提高乡村善治水平。(郑小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