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网2025年5月13日讯(记者 范洋航)3月至4月,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海洋综合执法大队联合小漠、鲘门片区四所小学,开展“海洋生态+科技创新”主题系列活动,通过多维互动形式为青少年普及海洋保护知识,激发科技创新思维,凝聚守护海洋的青春力量。
活动首站于3月27日在鲘门中心小学启动,执法人员以“科技+教育+实践”融合模式,为四年级学生打造沉浸式“蓝色海洋课堂”。课程结合区域海洋资源特色,从知识传授转向素养培育,通过互动体验帮助学生理解海洋生态保护的重要性。
3月31日,鲘门第二小学学生化身“海洋艺术家”,以鹅卵石为画布,用丙烯颜料描绘心中的蔚蓝世界。跃动的海豚、斑斓的珊瑚与海星跃然石上,孩子们用创作表达“未来海洋无污染”的愿景。教师表示,这种艺术与环保结合的方式,既提升审美能力,也深化了学生的生态责任感。
4月8日,一场关于“禁渔期利弊”的辩论赛在鲘门小学展开。正反双方围绕生态保护与民生保障激烈交锋,执法人员随后结合政策解读,引导学生辩证思考禁渔期对海洋可持续发展的意义。通过思辨交锋,青少年不仅锻炼逻辑能力,更深刻理解了保护与发展的平衡之道。
4月25日,执法人员携机器狗、无人机等科技设备走进校园,生动展示科技在海洋执法中的应用。学生们通过操控机器狗完成翻滚、跳跃等高难度动作,近距离感受科技魅力。活动还穿插休渔期法规宣讲与趣味问答,寓教于乐中强化了青少年对海洋保护政策的认知。
从艺术创作到科技互动,从思辨研讨到实践体验,系列课程以创新形式将海洋保护理念深植青少年心中。参与学生感慨道:“禁渔期是对海洋未来的承诺,我们这一代必将成为负责任的守护者!”深汕特别合作区以教育为纽带,持续激发青少年创新活力,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培育新生力量,共绘蔚蓝家园的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