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网2025年5月15日讯(记者 翁任莹 赵文硕)5月14日下午,深圳市、区政协委员走进龙岗区大运中心,与各方就大运片区停车难和重大活动交通疏导问题开展调研、协商。龙岗区政协党组书记、主席唐向群,龙岗区政协副主席王为理出席此次活动。
调研组展开调研。
大运中心经常举办各类大型文体活动,为城市增添活力的同时,也带来周边道路拥堵、停车难、人群疏散压力大等问题,“1公里要花40分钟,真是漫漫回家路。”居民代表吴海涛会上对此表示“又爱又恨”。
据区政协委员贾雨介绍,大运中心主体育场可容纳4.2万名观众,但其自有停车位仅2082个,且因安保要求无法对外开放。其次,周边道路在大型活动期间常因车辆集中停放、出租车网约车滞留及疏散人群争道等问题,导致黄阁路、龙翔大道等主干道严重拥堵,形成区域交通“肠梗阻”。此外,电单车乱停乱放、流动摊贩占道及疏散时段人流密集,进一步加剧安全隐患。
调研组发现,当前虽已采取青春路、大运路临时停车区、80辆疏散大巴、无人机巡航等措施,但随着京基智慧科技园、世茂深港国际中心等千亿级项目落地,片区未来交通压力将呈指数级增长,亟须从规划层面破解难题。
市区政协联合各单位开展协商会。
会上,多位政协委员结合调研成果,提出针对性建议。
市政协委员杨高宇建议,引导车辆在外围地铁站点停放后转乘公共交通,并协调政府机关、企业园区、学校等开放非工作日停车位。同时,通过提高临时停车收费标准,减少自驾需求。
区政协委员吴俊梅提出,在场馆周边道路增设违停抓拍设备,并设置出租车、网约车专用待客区。引导过路车辆直行,保障主干道通行效率。划定电单车禁停区和摊点摆放区。
区政协委员杨炳华指出,公共交通是快速疏散大量人群的主要力量。他建议,活动日应增加公交班次,设立循环线路,并增加地铁发车频次。同时,开通直达专线大巴,并通过线上平台实时发布疏散信息。
区政协委员张汉杰表示,可以通过组织歌迷互动、纪念品销售等活动吸引观众提前入场和延迟离场,缓解散场压力。设置隔离栏分批引导人群步行至地铁站,并增设志愿者团队维持秩序。
区政协委员吕珊珊提出,建设大运中心至大运枢纽地铁站的1000米景观连廊,并探索城轨、轻轨等多维交通网络,提升片区通达性。
深圳市东部公交有限公司、深圳地铁、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区城管和综合执法局、市交通运输局龙岗管理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龙岗管理局、交警大队、龙城街道等单位相关负责人对上述诉求建议一一作出回应。
目前,龙城街道已联合交警抓拍违停车辆,去年7月以来对流动摊贩的管理也取得阶段性成果。接下来,各相关部门将继续加强沟通联动,深入调研扩展周边新的停车资源、建设景观连廊等建议,持续推进大运片区交通治理,切实解决市民出行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