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深圳医院举办5.19世界炎症性肠病日患者关爱活动
2025-05-19 23:45
来源: 深圳新闻网
人工智能朗读: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举办5.19世界炎症性肠病日患者关爱活动

深圳新闻网2025年5月19日讯(记者 阎思远)5月19日是世界炎症性肠病日,由《医师报》主办、艾伯维支持的第二届“自在如风” 炎症性肠病患者关爱活动在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落地。今年的患者活动通过医患律动挑战和音乐纪录片等创新形式,助力提高公众和患者对炎症性肠病的认知,鼓励患者积极采取规范治疗,战胜疾病阴霾,重拾自在如风的健康生活。

本届“自在如风”炎症性肠病患者关爱活动通过疾病相关科普、健康咨询问答、文体类活动等多个环节,增强院内医护人员及大众对IBD疾病的认知和理解,助力提升社会对IBD患者群体的关注与关怀。据了解,“自在如风”炎症性肠病患者关爱活动日前落地了包括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在内的全国11家重点医院。

此外,本届患者关爱活动还联动上述11家重点医院,共同推出国内首部炎症性肠病(IBD)主题音乐纪录片。以“音乐叙事+医患对话”的创新形式,为全国炎症性肠病(IBD)患者送上“自在如风”的礼赞乐章。该纪录片通过医生合唱励志歌曲《在草地上肆意奔跑》、医患共述诊疗故事等内容,致力于帮助IBD患者打破疾病阴霾,传递规范化治疗的希望,呼吁社会关注 IBD 群体,鼓励患者与医生并肩作战,积极接受规范化治疗,重获生活掌控权。

炎症性肠病为特发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表现为腹泻、腹痛,甚至便血,病因尚不明确,其包含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其中溃疡性结肠炎几乎仅累及结肠,而克罗恩病可累及消化道的任何部位。 中国炎症性肠病发病率近年来增加显著,且发病人群偏年轻化。预计2025年,中国炎症性肠病患者将达到150万,且以青壮年居多,发病高峰年龄为15-35岁。

目前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创新治疗方案不断丰富。炎症性肠病的治疗目标也已经从最初的症状控制、减少激素使用和避免手术,逐步发展到更加注重患者的长期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炎症性肠病已经成为可控的慢性病。

“近年来IBD治疗领域迎来重大突破,以靶向生物制剂和小分子靶向药物为代表的创新药物展现出显著优势,为中重度患者带来更安全持久的治疗方案。”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消化内科主任陈文科教授表示,患者应该正确认知IBD本质——它是可控的慢性病而非绝症,通过科学治疗完全可能实现“自在如风”的生活。

[编辑:张玲 王容] [责任编辑:黄春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