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洪湖水质净化厂 下沉式智慧工厂暗藏黑科技 地上生态科技共生
2025-05-23 18:32
来源: 深圳新闻网
人工智能朗读:

探秘洪湖水质净化厂 下沉式智慧工厂暗藏黑科技 地上生态科技共生

深圳新闻网2025年5月23日讯(记者 范洋航 牛耘 曾思达 刘惠敏)4月15日,深圳正式进入2025年汛期,守护水环境安全至关重要。作为汛期的主角,龙舟水也即将到来。为持续巩固全市水环境污染治理成果,5月22日,深圳新闻网联合深圳市生态环境局罗湖管理局 ,走进洪湖水质净化厂,探秘下沉式智慧工厂暗藏 的“污水变清流”黑科技,欣赏地上湿地生态与科技共生。

据厂长介绍,洪湖水质净化厂,占地约3.24公顷,总处理规模为10万吨/日,肩负着罗湖区笋岗、清水河等片区的污水处理重任,为深圳河水质长期稳定达标提供了重要保障。2015年,为解决城市突出的水环境问题,政府决定在洪湖公园并未对外开放的北端新建水质净化厂——洪湖水质净化厂。然而,受传统印象影响,部分人对于水质净化厂的建设心存疑虑。

为消除市民顾虑,洪湖水质净化厂项目在规划设计之初,就对标行业高标准,充分借鉴吸收水处理行业的先进技术和经验,“高起点、高标准、高品位”对除臭、降噪、优水、美景等作了全方位谋划,采用“全地下式”双层框架结构设计,打造“升级版”水质净化厂。

记者跟随厂长来到了园区内,随处可见,生机盎然。厂长介绍,目前园区内的景观水、池塘水,均为水质净化厂净化后的水。

洪湖水质净化厂以“水文化”为工程灵魂,将厂区的除臭塔和通风井消隐设计成“网红”打卡点“荷花塔”。据悉,每年6月15日至7月15日,为深圳的荷花节,届时将有大批市民到此处来欣赏荷花。

随后,记者跟随厂长进入洪湖水质净化厂的真身——处于公园下方的生产车间。洪湖水质净化厂采用当前水处理行业先进的“MBR膜过滤技术”,出水水质远优于国家污水处理排放标准。此外,洪湖水质净化厂也是国内首座5G覆盖全地下水质净化厂、深圳首座市政污水领域5G新基建示范基地。通过人、机、物全面连接,各生产要素间高效协同,一座全程自动化、运行数字化、决策智能化的标杆型智慧厂站全面建成,生产、运营及监控过程均可实现少人甚至无人值守,实现工艺稳定、节能降耗的目标。

在车间内,我们能看到其基本属于全自动化的状态。污水在经过第一次预处理后,已明显清澈了许多。厂长介绍,净水厂的水会经过不止一次的全流程处理。在处理过程中,在线监测系统实时监测水质情况,直至完全达标,才会进行排出。

生态环境局罗湖管理局执法人员现场对其水样进行快速检测。经检测,水样中污染物含量低于相关标准。

此外,洪湖水质净化厂内还蕴含多种黑科技。净化厂将易产生噪声的设备放置于专用设备房内,通过吸音吊顶、吸音墙面和隔音门窗等消音措施进行降噪,在公园漫步实现了“体感无声”;厂区实施“全封闭式”收集、处理臭气,经深圳自主研发设备处理,出气污染物浓度远优于《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标准,地面公园实现了“人感无臭”;深圳水务集团自研的集成式水质检测机器人,可以实现全天候水质监测,并在一小时内检测多项水质指标,大幅缩减人力成本;通过智慧监测系统,厂区内一览无余,自动识别、自动报警等功能一应俱全。

值得一提的是,洪湖水质净化厂也是海绵城市理念的实践者。厂区通过屋面、园路透水铺装、设置生态草沟及雨水蓄水模块,同时利用公园与绿地的景观水体,打造雨水收集回用系统,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达到70%,面源污染负荷削弱率达到53%。工厂生产区内展廊建造成科普基地,参观者可通过参观体验,了解治水及再生水回用技术,学习节水知识,真正实现厂城相融、人水和谐。

通过今天的探访,我们见识到了洪湖水质净化厂以“一厂一园一馆一廊”为特色,还荷塘于公园,予生态以民众,实现了“让风井变风景”“让清涟变青莲”“让荷美变和美”三大愿景,打造出一个有主题、有文化、有体验的城市公共空间。生态环境局的执法人员也在此呼吁,希望大家多多关注、参与到环境保护中,为建设美丽深圳、美丽中国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编辑:叶梅 马丹] [责任编辑:单铭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