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网2025年9月2日讯(记者 汤莎)9月的深圳,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与第十二届残特奥会的热潮渐起,在各大赛场忙碌的志愿者队伍中,来自深圳职业技术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等8所高校的20张特殊面孔格外引人注目。他们曾是保家卫国的军人,如今卸下戎装,以志愿者的身份在体育盛会上续写使命,用行动诠释着“退役不褪色,青春永担当”的誓言。
残特奥会自行车场项目期间,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大学的刘学昊每天需要精准发放上千份餐食、饮用水和应急物品。“在部队时练过‘三分四定’,现在用在物资管理上刚好。” 刘学昊笑着说。作为曾参与2022年北京冬奥会安保任务的退役军人,他早已习惯将军营里的严谨作风融入日常。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大学刘学昊
就在赛事期间的一个暴雨天,训练场馆突然传来紧急需求——200件雨衣和热水需立刻送达。接到通知的瞬间,刘学昊仿佛回到了部队执行紧急任务的时刻,他迅速清点库存、联系运输人员,同时用对讲机同步场馆需求,全程仅用25分钟就完成了物资配送,没让一名运动员淋雨。
有类似体验的还有深圳职业技术大学的关锡钊。“引导运动员时,帮助焦虑的残疾运动员检查轮椅、用部队式的鼓励稳定其心态,最终获得他们的感谢。这和军人‘让他人安心’的使命一致,也是保障赛事的志愿目标。”
深圳职业技术大学关锡钊(右)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的韦斯特,曾是部队里的“四有优秀士兵”,如今在全运会志愿服务中,他依然保持着雷厉风行的作风。韦斯特说,“退伍之后,我始终希望把部队中锻炼出来的责任感、纪律性延续到社会服务中。军旅生涯锻造出的坚韧与执行力,能够让年轻志愿者感受到一种‘标准’和‘榜样’,在关键时刻他们更有信心去应对挑战。”
曾参与2022年北京冬奥会安保任务的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大学学生刘学昊认为,退役军人志愿者的优势集中体现在纪律性、执行力和抗压性三个方面。“严格遵守服务规范,坚决服从任务调配,接到任务后能够快速响应、高效落地,面对高强度工作时始终保持稳定状态——这些都是军旅生涯赋予我们的独特优势。”刘学昊说。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韦斯特
同样作为“四有优秀士兵”深圳技术大学杨活现对此也深有体会,“军旅生涯使我们拥有任务协同能力、严格的纪律性以及强大的执行力。相比普通志愿者,我们更熟悉应急事件的处理流程,面对高压环境会更冷静。”
深圳技术大学杨活现
事实上,这些退役军人志愿者们,正在通过“不抱怨、不拖沓”的实际行动树立榜样,在高强度服务中主动承担重活,带动年轻志愿者学会坚持;同时也通过规范专业的服务展现“靠谱、负责”的形象,让市民感受到退役军人“离队不离责”的担当。
南方科技大学的刘钰欣,是这支退役军人志愿者队伍里少有的女生,但她的执行力丝毫不逊于男同胞。她表示,希望将军旅生涯锤炼出的纪律性、高效执行力和应急处突能力融入赛事志愿服务,在赛事保障中快速响应、补位精准,以“退役不褪色”的担当传递可靠感,带动更多年轻人与市民信任并参与志愿服务,让军旅使命在奉献中持续发光。
南方科技大学刘钰欣
从训练场到运动场,从军人到志愿者,身份在变,但这些深圳高校退役青年的初心从未改变。他们将军营里锤炼的纪律性、执行力与使命感,化作全运会赛场上的“硬核”保障,用专业与温度守护着每一个赛事环节,也在服务中不断提升自我,实现着从“退伍军人”到“优秀大学生志愿者”的成长蜕变。(十五运赛事组委会供图授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