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网2025年9月3日讯(深圳特区报记者 戚金城)近日,深圳一家保险公司通过“局长信箱”致信市公安局,向公安机关专业高效打击快递延误险诈骗案件表达谢意。在该案中,不法分子利用快递延误险这一新型险种骗取保费,给企业造成较大损失,深圳公安接到报案后迅速组织研判,及时为保险公司挽损。在重拳严打涉企犯罪的同时,深圳公安将关口前移,主动为企业提出安全风险防范建议,让企业安心经营。
“在执法实践中,我们发现部分企业管理和技术人员对商业秘密的法律边界认知不足,员工离职后将原企业软件代码直接应用于新公司,这就可能涉嫌刑事犯罪。”市公安局环食药侦支队负责人表示,基于商业秘密的私权属性,该支队调整办案思路,在依法打击侵犯商业秘密犯罪的同时,将防范保护商业秘密的关口前移,实现“打防并重”。
“主动提供预警防护”是深圳公安出台的服务高质量发展的28条措施之一。据介绍,深圳公安环食药侦部门组建了“送法上门”讲师团,常态化前往各类企业开展知识产权保护宣讲,帮助企业完善自我保护体系,并通过开通重点企业直通车、强化预防性教育培训、加强案前合规指导等举措,系统提升企业安防能力。今年,该支队已累计走访联络重点企业数十家,协助企业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并收集企业诉求信息。
这类“上门服务”,在深圳公安各警种中因地制宜广泛开展。以低空经济领域为例,市公安局无人机安全管控工作专班曾历时4个多月,对全市6500余家涉及无人机业务的企业(含销售门店)开展5轮实地走访,全面摸排行业现状与发展盲点、难点,同时为开展无人机飞行表演的企业提供专业的安保建议,织密空中飞行的“安全天网”。
在深圳公安经侦部门,民警接触的案件类型以职务犯罪、合同诈骗为主。鉴于这一特点,深圳公安经侦部门专门设立了服务企业办公室,遴选23名业务骨干组建服务企业“讲师团”,深入企业开展法治宣讲,并针对性地提出风险防范建议。今年以来,经侦部门已深入全市各类企业开展送法上门宣讲活动30余场。
同时,为最大限度减少经济犯罪对企业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失,经侦部门主动向科技要警力,运用大数据思维破解经济犯罪打防难题,探索提升企业经营风险预警研判能力,通过精准设定指标算法,对全市每日新增及存量企业实施动态监测,对存在风险隐患的企业通过“行刑衔接”机制将风险及时通报行政监管部门,推动风险源头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