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储银行深圳九州支行:硬币兑换进社区,反诈同行守护“钱袋子”

AI视界(以下内容由AI生成,请供参考)

  • 关键词
  • 简介
  • 重点
  • 分析
  • 猜你
    想问

深圳新闻网2025年9月3日讯(记者 朱琳 通讯员 李嫦)为深化金融便民服务,织密电信网络诈骗防范网,近日,邮储银行深圳九州支行积极践行社会责任,开展了“硬币兑换进社区+反电诈主题宣传”融合活动,将贴心的金融服务与实用的反诈知识送到居民身边,为辖区居民构建起坚实的金融防护网。

活动现场,该行工作人员有条不紊地忙碌着。他们以专业且高效的操作,仔细清点、分类居民带来的硬币,为大家办理兑换业务,帮助那些闲置在居民家中的硬币重新“流通”起来,解决居民们硬币存放和使用不便的困扰。

经过清点,本次活动在现场一共处理回收了硬币52500枚,兑换金额共计32950元。本次硬币兑换活动让沉重的硬币化为了便携的纸币,不仅让硬币发挥了自身的金融功能,也真正解决了居民们硬币兑换难的难题,得到了附近社区的点赞。

另一边,该行工作人员化身“反诈宣传员”,利用业务办理的间隙,开启了别开生面的“反诈小课堂”。他们结合社区周边发生的真实案例,生动形象地讲述骗子的诈骗套路——先以小恩小惠获取居民信任,再鼓吹“投入少、回报高,能养老无忧”等虚假承诺,诱导老人拿出毕生积蓄等,向社区市民科普防诈知识。

对于操作手机有困难的老人,银行工作人员耐心地手把手教他们下载国家反诈APP,并设置来电预警功能,帮助老人们筑牢“数字防线”,让老人们能够在数字时代更好地保护自己的财产安全。

对于带着孩子来兑换硬币的家长,工作人员递上印有卡通图案的反诈手册。手册中“陌生人转账别轻信”“验证码像钥匙不能给”等简单易记的口诀,深受孩子们喜爱,也成了孩子们能听懂的“反诈密码”。在等待兑换的间隙,家长和孩子围坐在一起翻看手册,在家庭互动中传递反诈知识,营造了浓厚的反诈学习氛围。

针对前来兑换硬币的周边商户,该行工作人员聚焦“虚拟货币炒作”“虚假贷款诈骗”等高发诈骗类型,深入剖析“虚拟币高收益承诺”的本质风险,向商户们强调“非法金融活动不受保护”,同时也提醒商户们警惕“无抵押低息贷款”骗局,告诫他们切勿因资金周转需求而轻信陌生电话、链接,避免陷入诈骗陷阱。

当硬币兑换这样的“小服务”搭载着反诈宣传的“大守护”,不仅温暖了居民的心窝,更在社区拉起了一张严密的反诈安全网。此次活动将金融安全的理念悄悄融入居民日常生活,让大家在享受便捷金融服务的同时,时刻保持反诈警惕,守好每一份来之不易的积蓄。

邮储银行深圳九州支行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开展此类活动,不断创新服务形式和内容,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的深度和广度,将便民服务与反诈宣传常态化,为社区居民的金融安全保驾护航。

编辑:田志强 吴沁彤责任编辑:黄春才

AI视界(以下内容由AI生成,请供参考)

关键词

简介

重点

分析

猜你想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