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网2025年9月4日讯(记者 江晶媛 通讯员 吴宇虹)在坝光社区党委持续推动下,“坝光诉办”平台不仅构建起高效响应民生诉求的工作机制,更成为培养“有脚步、有思路、有担当”的基层干部队伍的重要阵地。社区党委以务实脚步走访民情,以创新思路破解难题,以强烈担当落实实事,推动社区治理在温度与力度中并行,一步步为居民绘就美好生活新图景。
社区党委以强烈担当落实实事。
有脚步:踏遍社区角落,倾听群众心声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这是坝光社区党委践行“坝光诉办”的真实写照。此前,社区党委书记就坚持每周半天行走社区,踩着晨光踏着日落走遍每栋楼,在架空层、楼栋口与居民拉家常,记录居民“希望提升老年活动空间”“想有个聊天的地方”等诉求,创新推出“楼栋茶话会”“架空层议事会”,协调资源添置桌椅茶具,让居民下楼就能闲话家常。当社区两委成员在常态化走访时听到居民抱怨 “河道杂草比人高,夏天散步怕有蛇”时,当天就牵头对接新区水务局、街道挂点部门及物业,迅速集结38人的河道整治队伍,割草、清落叶、捡垃圾说干就干。
集结河道整治队伍。
在基孔肯雅热疫情出现后,干部的脚步更是不停歇。房前屋后、草坪树林、河道公园,处处可见社区干部俯身倒水的身影,指导居民清理积水隐患也非易事,许多居民爱养花草金鱼,无意中给蚊虫提供了滋生地,于是社区干部上门劝说,指导居民通过物理手段切断蚊虫繁殖路径。社区两委陈嘉威笑着说:“现在看到哪里有水都忍不住想清掉,看到盆栽花草就忍不住上前检查。”
有思路:创新方法,破解治理难题
面对老坝光片区旅游升温带来的停车难题,社区党委以多个重大节点日交通情况为样板,在摸清车流规律并分析供需矛盾后,推出“疏引组合拳”。依托“普直联”、党员“双报到”队伍在重大节假日设交通疏导点,实时疏导交通;增设停车场指示牌,可视化引导车辆就近停放。同时,在易堵路段设隔离护栏,联合交警强化执法“震慑”违停;挖潜扩容游客聚集区域周边停车场,释放车位500余个。
在文旅服务优化上,社区党委同样善用“巧劲”,以精准务实的举措提升游客体验。面对片区配套不完善问题,党委依托“民意速办”平台建立快速反馈闭环,广泛发动一线保安、机关下沉干部等多方力量收集游客意见,并联合葵涌办事处相关部门、股份公司开展实地调研,找准痛点、精准补短。从增设海月营地党群服务站,到优化沿途道路标识系统,每一项改进都立足于“换位思考”,真正从游客视角出发,持续推动服务升级与体验优化。
文旅服务优化。
有担当:主动作为,办好民生实事
暑期来临,不少双职工家庭正为孩子的看护问题发愁。坝光社区提前谋划、主动服务,充分利用社区图书室等公共活动空间,联动辖区应届大学生、社工及居民志愿者等多方力量,面向辖区居民开办爱心托管班。托管班分设“自习班”与“活动班”两种类型,既提供安静规范的自主学习环境,也组织丰富多样的趣味课堂互动,成功为社区青少年打造了一座“暑期成长乐园”,切实缓解了许多家长的后顾之忧。
开办爱心托管班。
面对历史遗留难题,坝光社区的干部们主动牵头,多次对接业务部门,反复研究政策、多方沟通协调,积极为居民传递诉求、跟踪办理进程。同时,引导居民通过“坝光诉办”平台线上反映问题,实现居民足不出户、一键提诉求,社区干部24小时“接单”响应,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
积极为居民传递诉求、跟踪办理进程。
从脚步丈量民情,到思路破解难题,再到担当办好实事,坝光社区的“三有”干部始终以“坝光诉办”为纽带,将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扎根在实际行动中。接下来,他们将继续秉持“有脚步、有思路、有担当”的情怀与信念,在社区治理一线持续深耕,绘就更加温暖、和谐、美好的社区新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