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局者说》第25期|杨文标:从茶博会到多元会展,以展为媒撬动产业新引擎

AI视界(以下内容由AI生成,请供参考)

  • 关键词
  • 简介
  • 重点
  • 分析
  • 猜你
    想问

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之际,由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联合“学习强国”深圳学习平台推出的大型访谈节目《破局者说:深圳创新创业故事》,聚焦于这座城市创新创业浪潮中的标杆人物与故事。本期节目走进深圳市华巨臣国际会展集团有限公司,对话董事长杨文标。

作为中国会展行业的领军人物,杨文标带领华巨臣集团从一场仅有6800平方米的茶博会起步,逐步拓展至涵盖茶、金融、食品等多个领域,目前年展览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业务覆盖全国26个城市。他的创业历程,不仅是一部企业成长史,更是一部以会展经济助推产业升级、服务城市发展的实践样本。

聚焦专业,破局多元展览困局

杨文标的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早在2003年至2008年间,华巨臣尝试过多领域综合型展会,但效果并不理想。他坦言:“你可能什么都有,但是什么都不专业。”这种“大而全”的模式难以形成核心竞争力。2008年,他毅然决定收缩战线,聚焦茶产业,在深圳创办了首届茶博会。当时,外界普遍质疑深圳作为年轻移民城市的茶文化基础,但杨文标却看到了蓝海:“深圳是一个移民城市,什么茶来到这里都能做好,它都不排斥。”经过精心策划和筹备,首届深圳茶博会一炮打响,尽管规模仅6800平方米,但人流量和贸易效果远超预期,许多展商甚至提前售罄展品。这一成功,开启了华巨臣专业化、细分化的展览模式。

从一城到全国,以平台之力助推产业

茶博会的成功为华巨臣打开了全国扩张的大门。杨文标采取“从竞争较小、市场空白区域切入”的策略,首站选在南宁,逐步拓展至西安、郑州、重庆、北京、上海等城市。高峰时期,华巨臣在全国26个城市举办超过31场茶博会,成为行业头部品牌。但他并未止步于此,而是以茶博会为模板,复制到金融、食品、农产品等领域,构建多元展览矩阵。目前,华巨臣旗下已有6个行业展览会,其中3个获得国际展览联盟(UFI)认证,成为中国民营会展企业国际化的标杆。杨文标认为,展览会的价值在于“生态链的整合和行业认知的培育”,每一个展会都是从零开始,通过长期投入才能赢得市场认可。

以展兴城,与会展共成长的深圳情怀

杨文标始终将会展视为推动城市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他认为:举办一个展览会,对推动产业发展、搭建经贸合作和提升城市影响力,贡献非常大。例如,通过深圳食品博览会,华巨臣邀请了33个国家和地区的食品巨头、科研院校及行业协会参与,为深圳打造“国际美食之都”提供平台支持。在杨文标看来,深圳具备成为大湾区会展中心城市的潜力,因其“创新活力、务实闯劲、开放精神和合理的产业结构”。他特别强调,新兴产业与会展的结合密不可分,而深圳的产业基础和政策环境为会展经济提供了肥沃土壤。

创业哲学:以客户为中心,与时代同频

杨文标的创业哲学核心是“专注客户价值,顺应趋势变革”。他早期放弃综合展、聚焦茶博会的决策,源于对专业和细分市场趋势的洞察;如今的多元化扩张,则基于对产业升级和城市需求的深度理解。他总结道:“展览会未来需要再创新,以客户为中心去开拓市场,为一个城市的产业发展作为助推。”这种始终以满足客户和产业需求的做法,让华巨臣在会展行业激烈竞争中持续破局。

从茶博会到多元会展,从深圳到全国,杨文标以展为媒,不仅打造了一个会展版图,更撬动了城市和产业发展的引擎。他的故事,是深圳创新创业精神的缩影,也是特区45年发展中“破局者”的生动注脚。(刘悠扬 林洁楠 撰稿

编辑:战旗 马丹责任编辑:林媛媛

AI视界(以下内容由AI生成,请供参考)

关键词

简介

重点

分析

猜你想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