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未成年人网络共护研学探营活动走向户外 “用望远镜观察小鸟,真有趣!”

AI视界(以下内容由AI生成,请供参考)

  • 关键词
  • 简介
  • 重点
  • 分析
  • 猜你
    想问

孩子们走到户外观察自然。受访单位供图

深圳新闻网2025年9月7日讯(深圳晚报记者 赵伟君) 昨日下午,由深圳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办的“清朗E夏 探趣自然”未成年人网络共护研学探营活动走进南山文明实践中心和四海公园。40名青少年在科普讲座、户外探索及手工实践中,度过了一段充实又有意义的时光。

孩子们在小小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护苗体验营”——南山文明实践中心,了解网络保护的重要性。深圳湾公园自然教育中心课程讲师王明越也带来生动有趣的科普小课堂,介绍深圳本地动植物特点和观鸟知识。“大家知道深圳有多少种常见鸟类吗?”“你会创作深圳植物图鉴吗?”课堂上,孩子们踊跃发言,展现出对自然生态的浓厚兴趣。

随后,孩子们前往四海公园自然教育中心继续探营之旅。在这里,南山区红领巾护鸟队志愿者给大家细心讲解鸟类习性、迁徙规律和保护知识,孩子们不仅认真聆听记录,回营后还积极分享活动感受,有小朋友表示:“今天我第一次用望远镜观察小鸟,比看手机里的卡通形象有趣多了!”

树叶贴画手作则激发了孩子们的创作热情,榕树叶做成小鱼,竹叶拼成蝴蝶……一幅幅充满想象力的作品在小手中诞生,为本次活动画下圆满句号。

当天,与研学探营活动双线联动的还有“大手拉小手 企鹅育花开”进社区活动。在龙岗区布吉街道金排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中科院心理咨询师邓顺香带来《网络防沉迷——沉迷行为调整》课程,通过生动案例和互动游戏,为20组亲子家庭讲解如何科学调整网络使用行为。

据了解,继7月“小小未保传播官”首期活动收获广泛关注后,第二期招募活动也在9月6日正式启动,该活动由深圳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和腾讯客服未成年人保护营地联合推出,鼓励青少年每天完成一项“2分钟”小任务,进行学习成果展示,实现从“学习者”到“传播者”的角色进阶。

作为未成年人网络共护工作的创新实践,当日两场活动既向孩子们科普了健康用网的干货,又引导孩子们在真实生活中认识世界,拓展了自然教育的新领域。未来深圳将继续开展形式多样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活动,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育人环境,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编辑:林媛媛

AI视界(以下内容由AI生成,仅供参考)

关键词

简介

重点

分析

猜你想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