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匠心筑梦,技能成才。深圳职业教育正以创新之笔书写时代答卷。
我们特此开设专题品牌栏目《职校掌门人》,对话职业技工院校校长,深度解码深圳职教的特色路径与育人优势。
在这里,每一所学校都是工匠摇篮,每一次探索都在呼应城市发展的脉搏。我们将以鲜活的故事、真实的声音,展现深圳职教高质量发展的蓬勃图景——为产业赋能,为未来育才。
深圳新闻网2025年9月10日讯(记者 张蓝云 视频记者 欧媛媛 聂凡哲)每座城市都有一群特殊的消防从业者,不冲进火场,却让火灾减少发生;不穿消防服,却守护着千家万户的安全。
他们可能是物业电工、企业安全员,或是社区网格员。经过专业培训,时刻警惕着可能发生的安全隐患,成为这座城市不可或缺的“安全守夜人”。
“消防安全不仅是消防员的事,更需要全民参与。”广东省为众消防安全职业培训学院董事长林少尤、校长林涌祥说。30年来,为众消防培养了数万名专业消防人才,这些人才如同蒲公英种子,飘落在城市各个角落,默默守护着深圳的安全。
△广东省为众消防安全职业培训学院林少尤、林涌祥接受《职校掌门人》栏目专访
基层岗位上的安全使命
目睹过一场严重安全事故、意识到城市对消防安全人才的巨大需求,林少尤毅然从化工行业转型,投身消防职业教育,创办了广东省为众消防安全职业培训学院。
“深圳有16000多栋高层建筑,每日地铁客流近千万人次,消防安全状况存在一定的复杂性。”林少尤说,“我们必须通过专业培训,为城市筑牢安全防线。”
消防安全员这个岗位,鲜少被人注意到。他们巡查于每栋建筑的安全通道和消防控制室,就像灯塔上的守望者,需要拥有全面的消防知识并时刻保持警惕,在危险发生之前消除隐患。
如今,学院已形成完整的消防人才培养体系,年培训学员超千人。院长林涌祥表示:“‘为众消防,平安为众’的理念已融入我们的血液,指导着每一项课程设计和教学实践。”
实战赋能,VR演练让学员临危不惧
学院创新采用“理论线上学+5天线下实操”弹性模式,让在职人员工作学习两不误。物业值班员陈师傅通过该模式学习后,不仅考取消防设施操作员证书,还在小区火情中成功控制火势。
VR技术在高危场景培训中大显身手。“学员通过VR模拟火场逃生,可以在安全环境中反复练习。”林涌祥分享了实战案例:一名学员在办公楼真实火灾中,凭借VR演练经验成功引导同事逃生;学员胥某在龙岗项目检查时,发现火灾报警控制器异常,凭借所学知识及时处理,避免了事故发生。
△林涌祥带记者体验火场逃生交互设备
△学员在VR系统练习排查安全隐患
产教融合,16项专利筑牢安全防线
学院与为众消防科技公司形成“校企一体”模式,已拥有16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发明专利,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
学员参与研发的“烟雾发生器”获国家专利,广泛应用于消防训练。在城市大型商业综合体演练中,该设备能精准模拟火灾场景,提升应急能力。
师资团队将实战经验转化为教学资源。以国贸大厦为例,老师通过历史火灾视频和数字孪生系统对比分析,用VR模拟烟气场景,训练学员实际操作技能。
△学员在水系统室实训教室上课
△学员在课上进行实战演练
播撒安全种子,从校园到社区
作为龙岗区政协常委,林少尤先后提出12份安全相关提案,全部落地实施并在提升城市安全水平方面发挥显著作用。这些提案包括《关于进一步加强龙岗区消防安全专业化水平的建议》等,推动了消防法规完善和排查整治加强。
作为龙岗区灯塔青少年安全教育中心的理事长,林少尤和林涌祥举办丰富有趣的消防知识科普活动,将专业消防知识向社会延伸。这个由两代人共同打造的安全教育平台,正成为连接专业培训与公众教育的重要桥梁。
“我们不仅要培养专业人才,更要将安全意识的种子播撒到社会每个角落。”林少尤作为中心创始人这样阐述初衷。林涌祥作为中心负责人补充道:“消防安全需要全民参与,从孩子抓起是最有效的方式。”
创新的体验模式,让消防安全教育跳出了传统说教。VR技术模拟火灾浓烟现场,让青少年在沉浸式体验中掌握逃生技巧;“安全接力赛”游戏将灭火器操作、急救包扎变成趣味关卡;逃生路线被设计成“迷宫挑战”,用积木搭建讲解建筑防火原理。
“安全教育的核心,是让青少年觉得‘酷’且愿意参与。”林涌祥表示,中心采用“移动课堂”模式,主动走进社区和校园。在社区,教员指导居民测试消火栓、排查隐患和掌握急救知识;在校园,通过体验式教学让抽象的消防知识变得可感可触。
令人欣喜的是,参与培训的孩子们回到家后立即成为“安全小卫士”,有的认真排查插座隐患,提醒父母“超负荷危险”;有的监督家人改正电动车违规充电行为。许多参加培训的学生开始主动关注公共场所的消防设施,留意安全出口位置。孩子们正在成为安全意识的传播者,将消防安全理念辐射到千家万户。
林涌祥分享了一个暖心案例:有名初中生参加培训后,发现所住老小区消防通道被占用,他不仅绘制了详细的隐患图,还联合其他小朋友一起给物业写建议信,最终促使物业开展了专项清理行动。“当孩子们主动承担守护安全的责任时,我们就知道,这些安全的种子已经开始生根发芽了。”
从校园到社区,从孩子到家庭,“灯塔青少年安全教育中心”正在构建一个辐射型的安全教育生态,让消防安全意识如涟漪般扩散,为城市安全筑牢最广泛的社会基础。
△灯塔青少年安全教育中心组织孩子学习消防安全知识
面向未来,应对新能源时代安全挑战
面对新能源产业带来的消防新需求,学院紧跟行业前沿动态,针对锂电池火灾特性、储能电站安全等新场景开设专门课程。“新能源火灾涉及多个领域,消防、电力、环保等部门需密切配合,形成合力。”林少尤建议政府加强顶层设计,建立统一指挥平台。
作为年轻一代管理者,林涌祥正在推进数字孪生实训平台项目,通过构建虚拟与现实相结合的消防场景,让学员身临其境地进行实操训练。同时针对新能源汽车、大型商业综合体等新兴业态开发专项课程,填补传统培训在新领域的空白。
“消防安全工作关乎生命财产安全,容不得丝毫马虎。”林涌祥以学员小张为例,从“零基础”到成为社区安全骨干,凭借培训所学成功排查并整改了多处安全隐患,避免了一场可能发生的火灾事故。
三十年坚守与创新,两代人传承与发展,为众消防学院正在为超大城市安全运行培养更多“守夜人”,让“平安为众”的理念在深圳这座城市深深扎根。
他们为医院、地铁、社区量身定制培训方案,把知识带入校园、化作游戏,让青少年主动成为家庭的“安全小卫士”。他们呼吁:安全无小事,预防为主,全民参与......这些平凡而重要的瞬间,正是消防职业教育守护城市安全最动人的体现。
他们没有冲进火场的镜头,却让火灾止于未“燃”。
这是职业教育的另一种英雄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