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网2025年11月6日讯(记者 张玲)“我是一个比较宅的人。”蔡东这样描述自己。作为深圳职业技术大学的教师,她除了上课的时间,大部分日子都待在家里。这位鲁迅文学奖的作家,生活简单而规律:阅读、看剧、写作。她享受这种日复一日的平静,认为孤独可以是良性的,益于思考和内省。
(更多报道,见专题:深圳文艺家)

文学之路的起点
“很多人可能会以为写作者的生活能力差,其实恰恰相反。”蔡东笑着说,“很多小说家不但不厌恶过日子,反而对日常生活的兴致很高。”她以《红楼梦》为例,认为这部作品虽然从哲学层面看是一场大幻灭,但在叙述上却充满了对具体生活的热情。
“小时候并没有想过要成为一名作家,关于文学的一点记忆大概是这样的。”她回忆道,“每年夏天,我和母亲、姐姐在平房小院里支起钢丝床,一边看夜空一边背唐诗,那种松弛的无所用心的状态,让我成年后一次次地想要穿越到那个场景里。”
大学时,蔡东选择了中文系。课堂上老师介绍的好作品,阅览室里静静阅读的时光,都让她自然而然地开始尝试写作。“读着读着,就自己想试试了。”她说。

从北方家乡到深圳的书写
2006年从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毕业后,蔡东来到深圳。最初,她并不适应南方的气候和食物,经常想念家乡和亲人。那段时间,她的写作主要围绕老家的童年记忆和人事。但很快她意识到仅靠记忆写作就像无源之水,很快就会枯竭。
“写作要有一个水源性的存在。”蔡东说,“我开始试着把深圳当作对象去书写,感受此时此地正在发生什么,记录下最个人化的感受。”此后,她创作了一系列反映深圳城市化进程的小说。
作为一名大学教师,蔡东认为教学能够让她保持与他人的真实连接。“做一个作家,必须对他人的生活感兴趣,对这个世界正在发生的变化感兴趣。”她说。
教学与写作如何平衡?蔡东坦言最初确实存在这个问题,但20年过去,她已经适应了这种节奏。“没有整块的时间写作,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她说,“但教学让我有机会与年轻人交流,去了解关注他们的所思所想。”

蔡东在教室里。(张玲 摄)
南方的植物与雨水成为小说重要元素
在蔡东看来,语言是小说创作中最重要的元素。“一个作家具备自身的语言风格,这是好作家的标识。”她说,“对语言的要求不是华丽,而是准确,充满洞察力和穿透力。”
谈及深圳这座城市,蔡东说:“从2006年到现在,差不多20年,从陌生到熟悉,再成为心理上的一种牵挂和认同,异乡已经变成了自己的家园。”她认为深圳是一座永远在流动、永远在更新的城市,汇聚了太多代表性元素。
“如果我一直生活在北方,小说里不会有这么多植物。”蔡东说,“深圳的植物和雨水,已经成为小说中重要的元素。”她认为,迁徙带来的不仅是地理位置的改变,更是生命经验的丰富和文学视野的拓展。

蔡东漫步在校园里。(张玲 摄)
深圳文学像一座“热带雨林”充满多样性
“深圳的文学就像一座原始的热带森林,充满多样性。”蔡东这样评价深圳的文学生态。她认为,深圳作为一个大型移民城市,作家们来自不同地方,带着各自的故事和背景,最终拼出一个立体、多面的深圳文学图景。
2016年,蔡东的《朋霍费尔从五楼纵身一跃》获2016年度十月文学奖;
2019年,《伶仃》入选收获文学排行榜短篇小说榜;
2022年,《月光下》获第八届鲁迅文学奖短篇小说奖;
2024年,《日光照亮北斗》获第八届汪曾祺文学奖……
其中,关注女性情谊和城市生活的《月光下》是深圳小说类体裁首次获得鲁迅文学奖,也是自2005年后,深圳时隔17年再次摘获鲁迅文学奖。

鲁迅文学奖颁奖词的评价是,《月光下》有古老的诗意,也有现代经验的内在光亮。蔡东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这部作品是神秘性和自觉性共同孕育的生命,“从《伶仃》开始,到《她》《月光下》,我开始关心无常之常,关心生命和情感的离合聚散,这里头,伤感、惋惜、接受混杂在一起,亦有人生沉淀过后的澄澈。”
谈及未来的写作计划,蔡东表示目前仍以中短篇小说为主。“还没有找到一个值得用长篇来书写的题材。”她说,“小说是要养的。有时候受到触动,不要立刻写下来,需要时间酝酿和积淀。”
对于蔡东来说,写作就像每天要喝几杯水、看几页书一样,是内心的一种需要。“以后的写作方向还是围绕城市化进程,会更加注重人的情感和内心。”

蔡东的观点是,深圳这样一座超大的城市有很多孤身远行来到这里的人,也有很多因失意到这里寻找机遇的人。在感觉到悬空、漂浮的时刻,深圳人更加需要文学。“文学仍然具有安顿人心的力量,它可以折射现实,影响社会,同时,文学也抚慰着一个个具体的人。”
“希望大家都可以有美好的生活,都可以有饱满的精神世界。”这是蔡东对爱读书的深圳人的祝福。
在深圳这座快速发展的城市里,蔡东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角落。她像一位安静的观察者,用文字记录城市的变迁,也记录内心的成长。正如她所说:“越是在这样的大城市里,越要找到一张属于自己的桌子,坐下来,沉下心来向内走,珍惜安静的时光,做点也许微不足道但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

蔡东。(张玲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