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新闻网2025年11月17日讯(记者 何亚南)近日,深圳南山区西丽新视艺创客公园内,一场围绕“科幻与游戏的未来共创融合”的主题沙龙在此举行。
本次主题沙龙活动是第十一届“晨星杯”中国原创科幻文学大赛(以下简称“大赛”)的重要组成部分,大赛是由南山区宣传文化体育事业发展专项资金资助,在活动伊始,由科学与幻想成长基金发起人马越鹏揭晓本届大赛的初审入围名单。

马越鹏公布本届赛事入围名单。
河南火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合伙人、资深游戏策划郭成在活动现场做主题演讲:《从写科幻小说到写科幻游戏共有几步?》,分享他如何跨越叙事媒介的边界。

郭成在活动现场做主题演讲。
深圳市固有色数码技术有限公司合伙人赵帅做了题为《一起聊聊科幻游戏》的演讲,从自身角度探讨了对科幻游戏未来的洞察。

赵帅在活动现场做主题演讲。
此外还特别设置了《科幻叙事赋能游戏与微短剧》专题论坛,吸引了来自游戏开发、学术研究、文化投资等领域的多位嘉宾参与,共同探讨科幻叙事在新型文化业态中的创新路径与现实可能。论坛由广东省科普作家协会科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马国宾主持,特邀南方科技大学文化新质生产力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陈能军、郭成、赵帅,展开了一场深度跨界对话。

圆桌环节。
论坛伊始,陈能军从学术与产业融合的视角指出,科幻叙事并非仅仅是一种文学类型,更是一种具有前瞻性的“文化新质生产力”。他强调,科幻作品所构建的世界观、科技伦理思辨以及未来社会图景,为游戏与微短剧提供了深厚的内容基石与创新势能。“它不仅是讲一个未来故事,更是构建一套可被体验、可被交互的文明系统。”
在游戏领域,科幻叙事如何超越“背景板”角色,真正赋能玩法设计?郭成结合自身策划经验指出,科幻叙事与游戏性的融合存在多种路径:“我们既可以将叙事作为驱动玩家探索的核心线索,也可以将其拆解为‘环境叙事’,让玩家在场景、道具、音频中自主拼合世界观。”他同时坦言,在“讲好故事”与“保障玩法乐趣”之间取得平衡,是当前科幻游戏开发面临的关键挑战。
赵帅则进一步从产品设计与市场反馈角度指出,不少科幻游戏虽在视觉与设定上表现突出,却因玩法机制与传统游戏无异而未能实现真正突破。“科幻叙事必须‘介入’玩法内核,”他以《赛博朋克2077》和《星际拓荒》为例,说明叙事如何引导机制设计,从而创造出不可替代的沉浸体验。
嘉宾们一致认为,尽管目前微短剧赛道仍由言情、玄幻等内容主导,但科幻题材在短节奏、强设定、高概念方面具有天然优势。展望未来,嘉宾们围绕“意识上传”“脑机接口”等前沿概念展开思辨,把整场论坛在观众互动中推向高潮。现场听众就“科幻IP如何实现跨媒介开发”“独立游戏中的叙事实验”等问题与嘉宾展开热烈交流。
正如马国宾在总结中所言:“科幻叙事正在成为游戏与微短剧创新的‘引力场’与‘助推器’。当想象被科技赋能,当故事被交互重塑,一个属于中国科幻的黄金时代正在到来。”
本次论坛不仅为行业从业者、创作者与研究者搭建了交流平台,也为本地科幻文化在数字时代的转型与拓展做了一次有益的探讨。
附:本届赛事入围名单



(本文由活动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