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网2025年11月20日讯(记者 朱琳 通讯员 刘璇)11月19日,由深圳市前海金融发展局指导、浙商银行深圳分行与深圳出海e站通联合主办,国泰海通证券深圳分公司协办的“前海扬帆·浙里企航——服务中资企业出海交流沙龙”在深圳前海国际人才港成功举办。
活动汇聚近80位企业代表及多位行业专家,通过政策解读、金融方案、法律风控与资本路径的全方位分享,共同探讨企业出海新机遇,赋能中资企业行稳致远。

聚焦高质量出海,多方合力共绘新蓝图
浙商银行深圳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郭维奇在致辞中表示,企业出海已迈入“质量提升”新阶段。他介绍,截至2025年10月末,深圳分行服务科创上市企业超过140家、出海企业累计超过700家,全行跨境人民币结算量超210亿元,外汇交易量突破130亿美元,业务规模稳居股份制银行前列。未来,分行将持续构建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跨境综合服务体系,打造常态化、机制化的服务路径,陪伴企业“走出去、走进去、走上去”。
国泰海通证券深圳分公司总经理助理周佳锋在致辞中表示,券商与银行在服务企业出海过程中具有天然的协同优势,愿与各方携手,共同为企业搭建通往国际资本市场的桥梁,助力更多优质中资企业实现全球化布局。

平台引领、金融护航,构建全链路服务生态
在专题分享环节,深圳出海e站通平台运营负责人刘洋带来《深圳出海e站通功能介绍与服务宣介》,系统介绍平台在政策对接、信息集成与一站式出海服务方面的核心功能。他表示,“e站通”致力于为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的公共服务平台,精准打通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成为企业出海的数字化指南针。
浙商银行总行国际业务部副总经理李剑峰随后深入解读《浙商银行跨境综合金融服务方案》,涵盖国别咨询、跨境结算、汇率风险管理、供应链融资与投贷联动等关键模块,展现浙商银行在助力企业全球资源整合与资金通道打通方面的专业能力。
资本赋能、法律筑基,共筑出海护航体系
海通国际资本执行董事郭嘉贤围绕“港股上市IPO”展开专业解析,结合最新市场动态与实操路径,为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对接国际资本市场提供清晰指引与可行策略。
国浩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潘垚律师则聚焦企业出海过程中的法律风险与合规要点,结合丰富实务案例,为企业筑牢跨境经营“防火墙”,助力其在复杂国际环境中行稳致远。

互动交流热烈,精准解答企业出海难题
在最后的互动交流环节,参会企业代表踊跃提问,就跨境资金管理、海外合规运营、上市路径选择等具体问题与各位专家展开深入交流。现场气氛热烈,专家们的专业解答获得了企业代表的一致好评,大家纷纷表示通过这次面对面的交流,解决了许多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困惑,对出海发展更加充满信心。
银企协同落地,产业专班开启合作新篇
活动中,浙商银行深圳分行携手广东省电路板行业协会及晶存科技、金泰克半导体、科通技术、健三实业等多家企业,共同完成三大行业专班战略客户签约。该举措聚焦电子元器件分销、存储、印刷线路板(PCB)等重点领域,标志着分行在深耕产业金融、推动“一行一策”定制服务方面迈出关键一步。
本次沙龙以“政策+平台+金融+法律+资本+互动”的多维赋能模式,切实提升了企业对出海路径的系统认知与实战能力。未来,浙商银行深圳分行将继续整合资源、强化协同,陪伴中资企业在全球市场中乘风破浪、共赢未来。(以上图片由浙商银行深圳分行提供 授权给深圳新闻网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