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车在广州车展发布智能驾驶领域两项重要升级成果

AI视界(以下内容由AI生成,仅供参考)

  • 关键词
  • 简介
  • 重点
  • 分析
  • 猜你
    想问

深圳新闻网2025年11月21日讯(记者 张俊达)11月21日,广州车展现场,小米汽车正式发布智能驾驶领域的两项重要升级成果——Xiaomi HAD增强版辅助驾驶系统与包含20项功能的安全辅助套件。此次技术迭代通过算法革新与场景覆盖拓展,实现了智能驾驶与安全防护能力的双重突破,展现出国产智能汽车在核心技术领域的持续进步。

Xiaomi HAD增强版首次引入“强化学习+世界模型”训练框架,标志着小米辅助驾驶技术从“数据驱动”迈入“认知驱动”阶段。该系统通过构建高保真虚拟环境,使算法能在数字空间中模拟各类驾驶场景进行自主探索。据技术团队介绍,世界模型已具备场景编辑与环境变换能力,可生成包括极端天气、复杂路口等在内的多样化训练场景,配合异步并行训练架构,使模型单日可完成相当于人类驾驶员10年里程的虚拟驾驶经验积累。这种训练方式让系统在纵向控制、横向决策与路径选择三大核心能力上获得显著提升:跟车加减速平顺性提高37%,变道决策速度优化25%,复杂路口正确通过率提升至98.6%。

安全辅助功能方面,小米汽车重点升级了AEB防碰撞系统,新增前向低速防碰撞辅助(LAEB)与后向低速防碰撞辅助(RAEB),将工作速域扩展至前向1—135km/h、后向1—30km/h。系统新增对墙壁、立柱等静态障碍物的识别能力,在窄路会车、地库泊车等场景中,可通过毫米波雷达与视觉融合感知实现厘米级距离判断。实测数据显示,该系统在1—10km/h低速挪车场景下可减少83%的轻微刮擦事故,倒车防碰撞成功率提升至91%。

值得关注的是新增的紧急转向辅助(AES)功能,该系统在80—135km/h车速范围内,当判断传统制动无法避免碰撞时,可自动规划最优避让路径。技术团队透露,该功能在“中国汽研”四大测试场景中全部通过验证,其多模态环境感知系统能在300毫秒内完成障碍物识别、空间评估与避让决策。特别设计的底盘调校方案使紧急避让时的车身侧倾角控制在5度以内,大幅降低乘员不适感。为确保安全冗余,系统设定“能刹不绕”的优先策略,且任何驾驶员主动操控行为都会立即中断辅助介入。

公开资料显示,小米集团在智能驾驶领域已组建1800人研发团队,设立北京、上海、武汉三大研发中心。其世界模型技术先后获得ICCV 2025仿真合成数据挑战赛冠军,相关论文被NeurIPS收录。本次升级的Xiaomi HAD增强版将作为HyperOS 1.11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OTA方式逐步推送给用户。

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技术升级呈现出两个显著特征:一是安全辅助功能从单一防撞向多维度避险演进,形成“识别-预警-制动-避让”的完整链条;二是智能驾驶系统开始具备场景泛化能力,通过虚拟训练突破现实数据瓶颈。这些进步为智能网联汽车的安全性能提升提供了新的技术路径。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技术进步显著,现有辅助驾驶系统仍需驾驶员保持全程专注。小米汽车在发布现场多次演示人工接管场景,并建议用户在复杂路况下主动控制车辆。据悉,企业正在建立用户培训体系,计划通过线下讲堂与车载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帮助驾驶者正确理解系统能力边界。

最后,在销量方面,车展现场公布了过去12个月,小米SU7 在20万以上轿车中排名第一,此排名不分能源类型。同时,小米SU7 打破了“电动车不保值”的现状,在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权威发布的《2025上半年中国汽车保值率研究报告》中,SU7 的一年保值率为88.91%,在纯电车型中排名第一,并且在8月、9月、10月连续三个月中,小米SU7 仍然排名第一。小米YU7的销量表现同样惊喜,在刚过去的10月份,小米YU7 在SUV销量中排名第一,此排名不分能源类型。

(本文图片由受访单位提供)

记者:张俊达 审核:胡津玮 校对:吴沁彤 责任编辑:林媛媛

AI视界(以下内容由AI生成,仅供参考)

关键词

简介

重点

分析

猜你想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