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新闻网首页>行业资讯频道>首页推荐>

2700点拉锯,恐慌与希望博弈

2700点拉锯,恐慌与希望博弈

分享
人工智能朗读:

私募人士认为,必须要权重股稳住,大盘才有戏;也有私募认为,当前市场还没有运行到阶段性底部。市场看似已经很低的估值仍未到底,此时的操作仍然不能过高仓位,稳健投资者依然建议耐心等待。

上周为9月首周,大盘在2700点上下展开厮杀。盘中大涨与大跌互现,全周上证指数下跌0.84%,创业板指和中小板指分别下跌0.69%和2.23%,其中中小板指再创新低。私募人士认为,必须要权重股稳住,大盘才有戏;也有私募认为,当前市场还没有运行到阶段性底部。

余岳桐 (资深投资人):大盘会不会砸破2653点?

沪指2638点不过是一个重要的心理关口,但那绝不是历史大底位置。当市场第一次濒临这里时,自然会引发市场各方的护盘心态。

市场的问题还是自身的调整结构没有完成,所谓的外力最多只能短时间影响到市场,决定性的力量还是市场自身。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来说,这里都还没有运行到阶段性底部,注意,我用的是“阶段性”这个词。言外之意,这里即便展开反弹,也不过就是一段行情而已。时间看,至少要到9月中旬后,才可能迎来一个阶段性的拐点,因为临近3587点调整以来的第34周,一个重要的时间之窗,而本周是第32周。空间角度讲,2653点迟迟不破,是不会引发场外资金大幅入场的,2638点,也将是空头重点关注的目标。不砸穿这里,很难有期待中的大资金进场拣货。所以,最近一直提示投资者耐心再耐心,也就是这个道理。

市场看似已经很低的估值仍未到底,此时的操作仍然不能过高仓位,稳健投资者依然建议耐心等待。

黎仕禹 (广东小禹投资总经理):静待最后利空的散去

沪指2700点应该是一个估值的“分水岭”线,2700点以下A股市场是处于低估区域的。所以市场在每次跌破2700点之后,都会有一些抄底盘“静悄悄”地入场建仓,而这建仓是需要时间的,同时,底部的构筑时间越长,那么将来的反弹上升行情就会越强劲和持久。

市场对贸易战的免疫应该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市场的做空动能的释放,那么这利空的效应也是呈现边际递减的。因此,大家对贸易战的“王炸”出来,不要过于恐慌,也许会是利空出尽呢?

9月份是一个关键的时间窗口,但是真正变盘的时机,预计仍然需要等到国庆节前后。也许,市场仍然需要一段时间去煎熬,但是对于已经“遍地是黄金”的股市,建议大家还是要有信心、耐心坚持下去。相信,坚持便会有所收获,特别是那些在未来具备着非常高潜力的板块牛股。

玉名 (私募基金经理):权重扛不住其余更没戏

市场要想企稳,第一步只能是权重启动,权重若扛不住,其余更没戏;金融、地产等近期逆势明显;此外,量能萎缩后,闪崩个股再度增多,之前鸿达兴业、重药控股、中曼石油、分众传媒等盘中均有急跌迹象,上周扩大到了绩优股,也正是因为此种现象不断出现,导致操作难度越来越大,稍不慎就会被套。

抛开个股因素,如果单纯从指数角度,投资指数品种,持有1年以上会如何呢?若以2800点为例,盈利的成功率在80%以上,但不同指数背后则完全不同,即便都是大盘指数,差异也在100%以上。同样是大盘指数,不同的类型也不同,比如说上证指数站上5000 点,离前期高点 (2007 年6124点)还差10%之多,而如果我们观察国证A指,则早已在2017年突破了2008年高点的4635点,并以此为起点涨了63%,达到了7559点。因此,要指数投资,必须对比同类指数标的。

指数投资三要素:首先,周期至少1年以上,才有好的效果,而赶上震荡市周期拉长,很可能还要更长一些。其次,指数投资还是时间换空间的模式,很多时候不能频繁更换,而是要提前想好了关注标的,做好风险收益比。最后,指数之间的抉择,多对比各类指数,看其历史走势差异。(金投)

[责任编辑:江书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