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曾说过,当一些大企业暂时出现危机或股市下跌,出现有利可图的交易价格时,应该毫不犹豫买进它们的股票。
2018年初以来,国际原油持续向上突破,燃油成本作为航企的命脉,众航空股持续下探。到今年6月份伴随贸易摩擦、人民币走软等利空因素接踵而至,市场焦虑情绪持续发酵。
回过头来审慎主要航空股股价,南方航空(01055)股价已腰斩,东方航空(00670)及国航(00753)也较前期高点下调约30%,而这一切发生在港股大幅调整的2018年,杀估值成为不少行业的共性。
智通财经APP注意到,尽管自9月18日以来,航空股已连升4个交易日,但截止9月21日收盘,南方航空PB也只有0.94倍,东方航空及国航PB也分别只有1.1倍及1.07倍,接近破净。
外围风险或逐步出清
智通财经APP了解到,机场航运行业已披露半年报个股的平均营业收入增长率为12.85%,平均净利润增长率为-5.4%。
从业绩数据来看,上半年业绩增速仍是好于往年,主要是受原油价格及人民币汇兑损失影响利润下滑,2018年二季度业绩受人民币贬值影响较大,国航、东航、南航因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波动1%对净利润的影响分别是2.8亿元、2.6亿元、2.8亿元人民币(单位下同)。
扣除汇率因素后,主要航空公司的利润仍有两位数的同比增长,其中剔除汇率影响,国航利润总额仍同比增长41.9%,这也意味着各大航空公司在控制成本上卓有成效。
从短期来看,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有企稳迹象,官方的调控手段频繁,显示在当前的位置汇率难以在快速贬值;而国际油价上涨对盈利的压力也已经被基本消化。
值得一提的是,时隔3年后,中国国内航线燃油附加费再次恢复征收,如国航已宣布自2018年6月5日起,对国内航线燃油附加费进行调整。
更有业内人士预计,800公里以上航线附加费收费标准可能上调至20元,伴随油价成本进一步传导,汇率和油价扰动因素将逐渐出清。
从长期来看,民航本身的供求状况并没有恶化,从目前股价来看,三大航空股PE已回落至历史低位,PB更是跌破净资产,显然市场的焦虑情绪已过度反应。
安全边际持续改善
汇率和油价是短期波动,且二季度通常是民航业的淡季,因此下半年航空公司收益端的边际改善不应忽视。
智通财经APP了解到,7月下旬以来民航基本面持续走强,今年7月航空运输总周转量达到103.7亿吨公里,同比增长11.9%;中国民航旅客运输量达到5377.9万人,同比增长10.6%,当年累计运输量已达3.50349亿人;7月货邮运输量为59.1万吨,同比增长7.8%。
此外,主要航企8月份的经营数据显示,当月全行业国内航线客座率达到88%,创历史新高,国内/国际运输量指数同比增加12%、14%,价格指数分别同比增7%、持平。
机构指出,预计10月底开始,新航季将继续严控运力总量,航空股将迎反弹窗口期。
值得一提的是,民航局公布2018年冬春航季航班时刻配置政策,主辅协调机场时刻增量控制在3%以内,预计供给侧收缩将持续,意味着中期来看,在民航客运价格市场化的背景下,主要航空公司仍有能力将大部分成本上涨向下游市场转移。
具体到个股,如从国航发布的半年报看,2018年上半年,国航可用座位公里(ASK)同比增长12.4%,收入客公里(RPK)同比增长11.7%,客座率同比小幅下降0.5%至80.5%。国航客公里收益(运价)同比微降0.1%,受益于票价改革和国内市场景气上行,国内线运价同比提高1.4%;国际线运价企稳,同比下降1.8%。这些都表明票价拐点将逐步显现。
此外,国航预计,2018年下半年,受益于票价改革和行业供需改善,国内线和国际线运价有望持续改善。
其实,从南方航空公布8月份成绩单可以看出其航空运量呈增加趋势,其客运运力投入(按可利用客公里计)同比上升13.76%,客座率为85.85%,同比上升2%,其中国内和国际同比上升2.88%和0.2%。
中秋小长假三天,南航预计执行航班5200多班次,运送旅客73万人次,货运部预计,节前两周,南航广州始发国内航班共运输月饼177.5吨,同比去年增长9%,占邮件总量的50%,节前两三天更是生鲜等货物的空运潮,预计月饼、大闸蟹、水果等出货量日均最高可达近200吨。
从中长期来看,市场供求缺口持续存在,2018-2020年航空业景气度将持续向上,在民航客运价格市场化的背景下,意味着主要航空公司仍有能力将大部分成本上涨向下游市场转移。
近日,富瑞也将航空股评级升至“买入”,主要基于受益于国内机票价格路线改革以及燃油附加费的征收,国内机票价格将继续增加,且核心盈利已触底、股值具备吸引力。
总之,2018年受油价及汇率等外部因素极端反应掩盖行业主业改善带来的利润提升,2019年航空业业绩弹性将进一步释放。此外,航空业作为现金流良好、供给持续受控、需求增速平稳、票价上限放开消费板块,其中资源优势比较明显的中国国航、边际改善显著的东方航空,以及弹性较大的南方航空均值得关注。(何钰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