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基金业协会获悉,在完成私募管理人备案四个月后,全球最大对冲基金桥水基金旗下桥水(中国)的首只中国私募产品10月9日成立,10月17日完成备案。
该基金全称为“桥水全天候中国私募投资基金一号”。从基金名称看,桥水在中国的基金仍将主打其全天候策略。
所谓的“全天候策略”,具体而言,就是以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作为两大变量,把经济环境划分成四种场景,将不同类别的资产在均衡风险前提下进行配置,以对应不同的经济环境,达到一个相对稳定和安全的回报。这就形成一个资产配置的“四宫格”,比如在经济增长、通货膨胀时,配置股票、大宗商品、公司信用债、新兴市场债等。
桥水基金认为,在全天候策略中,经济环境因素是被完全相互抵消的,剩下的就是风险溢价收益。
根据工商信息,桥水(中国)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5000万元人民币,注册资本实缴比例为33.859%,注册地址在上海环球金融中心28楼。企业性质为外商独资,2017年3月其法定代表人由桥水基金创始人雷·达里奥变更为王沿(音译)。2018年3月桥水(中国)将经营范围变为“投资管理”,为申请私募管理人资格做好准备。
资料显示,桥水基金成立于1975年,是全球规模最大的对冲基金公司。其官网显示,目前,桥水基金为约350家机构管理着超过1600亿美元的资产,其客户包括各国央行、主权基金、养老金、大学捐赠基金等。桥水基金创始人雷·达里奥是美国对冲基金教父,被称为“投资界的乔布斯”,他一直都是华尔街的传奇人物。
10月中旬美股突然大跌,桥水基金警告,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抑制经济增长泡沫的同时,对金融市场产生压力,美国经济增长可能已经“见顶”,未来美联储继续收紧货币政策可能会对金融市场产生更大压力。
此外,英国保诚集团亚洲总部旗下的瀚亚投资管理(上海)有限公司近期在基金业协会也完成了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登记,成为第15家进军中国市场的外资私募。
去年至今,已有15家外资机构陆续登记成为私募基金管理人,其中绝大多数公司已发行产品。截至10月22日,备案的外资私募基金已经达到21只,包括股票、债券、量化、多策略等。
虽然桥水、贝莱德等外资机构在海外久负盛名,然而其私募产品目前在国内的处境却并不容易,贝莱德、富达国际发行的私募基金亏损幅度均不小。
对此,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对记者表示,外资的投资风格偏向中长期的价值投资,追求中长期的收益,对短期波动可能不太关注。此外,外资更看重公司的基本面,而不太在意短期市场的一些利空因素,而A股的投资者则更多地关注短期市场的变化。(记者 陈燕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