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富国基金多元资产投资部总经理陈曙亮看来,投资犹如船舶要安全停泊。在投资浪潮中,要防止随波逐流,需要构建一套以让投资者获得盈利体验为重要目标的投资机制。未来中国缺的不是为投资者刚性设计的从高风险到低风险下滑曲线的产品,而是稳定的“中等风险、中等收益、中等回撤”的产品,后者的意义更大。
提高回撤耐受性
陈曙亮,复旦大学计算机本科、金融工程硕士。10年证券从业经验,7年投资经历,目前担任富国基金多元资产投资部总经理。富国首款养老FOF基金——富国鑫旺稳健养老目标一年持有期混合型基金,将由其执掌。
陈曙亮认为,海外目标日期策略基金中常见的以年龄来划分风险的下滑曲线,到了中国会不会出现水土不服,至少有三个方面需考量。
首先,国人的风险偏好、消费习惯、支出计划、福利制度、养老机制乃至养老资金来源,可能整体与海外市场有差异。根据对富国旗下400万活跃客户的统计,40岁以上的客户风险偏好甚至高于40岁以下的客户——后者更愿意买货基、类货基,而不是风险偏好高的股基。
其次,养老FOF风险下滑曲线的设计,取决于投资者的风险偏好、未来资金的适配性、安排机制等,仍缺乏刚性解决方案,我国公募界在这方面需要继续积累数据和经验。
最后,最重要的是,A股市场与美股有本质区别,美股波动性是A股的一半。高波动性意味着降低权益比例仓位、进行风险切换的时间点将对组合收益率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他认为,目标日期基金在国内还需要更多的尝试与探索,并不断调整为更适合中国国情的模式。他执掌的产品将以低风险的股债配置作为开局,主要考虑到这一类基金的投资者对绝对收益的诉求远高于对相对排名的诉求。降低权益比例,有助于提高实现绝对收益的可能性,从而提高投资者对波动的耐受性。
当前时点已无需悲观
陈曙亮认为,相较去年底发行的我国首批公募FOF,如今获准发行的养老FOF所面临的市场环境已发生明显变化。
沪指从3500点左右下行到2700点左右,抱团取暖的股票也开始瓦解,风险得到显著释放。事实上,A股长期价格中枢大约位于2800点附近,这个点位也是A股10年投资者的平均持有成本。无论是对养老FOF来说,还是其他种类的权益产品来说,未来的下行空间有限。从这个角度来说,没必要对未来过于悲观。
最值得期待的一点是,养老FOF将极有机会获得税优政策的扶持。根据今年4月发布的《关于开展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的通知》,公募基金作为个人商业养老账户的投资范围,有望在2019年5月对接个人账户。届时居民投资养老FOF有望享受税收优惠,若此,则更加有利于提高普罗大众的投资积极性。由于FOF的属性,其交易成本往往比传统基金高得多,这也是业界对FOF诟病最多之处。
他表示,在权益配置部分,富国首只养老FOF产品的风格是偏谨慎的。国内投资者对高风险比例的产品接受度并不高,在高波动的市场里,“拿不住”仍是常态。时间是决定投资者未来收益的核心因素,因此在投资时应保持定性,坚持均衡配置,并在此基础上实现阿尔法,让投资者获得盈利体验并愿意拉长持基周期,这才是起步期养老FOF的价值所在。(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