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2018年12月26日讯 (记者 詹钰叶)以往每次临近年末,上市公司股东都会扎堆减持套现,多半会出现全年套现高峰。不过,今年12月,上市公司重要股东的增持与减持意愿都显著下降。同花顺数据显示,截至12月25日,两市重要股东累计净减持63.45亿元,有166家公司股东参与了增持,294家公司减持;而去年12月的净减持市值达到134.89亿元,325家公司股东增持、386家公司减持。但值得警惕的是,近期有多家公司发布了清仓式减持公告。
据记者使用同花顺统计,截至12月25日,两市重要股东净减持5.34亿股,其中总增持股数与总减持股数分别为8.56亿股与13.9亿股;去年12月净减持股数为10.9亿股,总增持股数与总减持股数分别为19.87亿股与30.77亿股。数据显示,今年10月、11月与12月(截至目前)的重要股东分别净增持了29.79亿元、净减持46.04亿元、净减持了63.45亿元。
今年12月初至本周二,两市的844位重要股东分别增持595次、减持1017次,166家公司股东增持、294家公司股东减持。今年截至目前,两市重要股东净增持3.35亿股,净增持市值为92.23亿元;而去年全年重要股东净减持了15.61亿股,净减持市值达148.59亿元。
有上市公司股东准备清仓减持,红相股份股东长江资本、牧高笛股东深创投及其一致行动人、海得控制控股股东的一致行动人、皇氏集团股东华扬联众、中金环境股东金山集团、中欣氟材股东华睿睿银、步森股份股东步森集团等均在本月公布了清仓减持计划。从公告内容看,股东清仓减持的主要原因多为资金需要,也有部分公司称是出于“经营发展需要”。
据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表示,从今年的情况看,股东减持除了资金需求这一常规理由外,有部分股东是因为公司经营情况不理想,也有部分是“被动减持”。“需要注意的是,解除质押进程的推进增加了股东减持的压力,部分上市公司的股东在解除质押后,公布了减持计划;此外,12月为限售股解禁高峰,股东减持需求可能会增大。”
该人士特别指出,清仓式减持对投资人及市场的打击最大。“股东少量减持可能会被解读为获取资金,但一旦出现清仓式减持,投资人会理解为财务投资股东套现离场、战略投资股东不看好公司前景,可能会引发跟风、踩踏。”此外,不排除部分减持是因公司的经营状况较差、股东趁反弹“套现”。他建议投资人着重关注公司基本面,注意研究股东减持背后的真正动机,“不宜过度惊慌跟风清仓,但粗心大意又会导致无法及时撤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