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2019年05月22日讯 (记者吴玉函)近年来,大部分银行资本充足水平有所提升。不过,由于未来资本监管趋严,为了加快资本补充步伐,越来越多的中小银行积极准备A股上市。有关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已经有紫金银行、青岛银行、西安银行和青岛农商行先后上市,超过了去年全年银行上市的数量。此外,已上市银行也通过多渠道再融资补充资本金。
据报道,苏州银行已于日前拿到证监会的IPO批文,即将登陆A股市场。根据证监会5月17日公布的最新名单,在IPO排队的14家银行中,有8家银行集体进入了“预先披露更新”状态,离拿到IPO批文还有“初审会”和“发审会”两个环节。根据广州银行年报中透露出的信息,该行已把推进A股上市放到重要的战略地位。
此外,在新三板上市的齐鲁银行和江苏如皋农商行也准备转战A股。业内认为,中小银行登陆资本市场是为了募资补充资本,或在资本市场进行再融资。而目前新三板面临流动性困境,融资能力相对较差,这是很多中小银行不再青睐新三板的主要原因。
根据《巴塞尔协议Ⅲ》要求,未来监管可能要求核心以及资本充足率达到11%,一级资本充足率达到12%,资本充足率达到14%。不过目前除了工行、中行、建行、农行、交行、招行满足该项标准外,邮储银行仍有一定差距,民生、中信、广大、平安、浦发、浙商等绝大多数股份行和城商行仍然需要大量补充资本金。
此外,A股上市银行也通过再融资积极补充资本金。2019年1月25日,中国银行推出首批400亿元永续债,标志着我国首单商业银行永续债落地,也为商业银行补充一级资本提供了新的途径;5月21日,南京银行公告称,拟向法国巴黎银行、紫金投资、交通控股和江苏省烟草公司四名特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16.96亿股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4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