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薰在古代是颇为流行的室内陈设用器,形制多样,材质不一。汉唐时期出土的香薰众多,如有名的汉代博山炉,唐代香薰球等。两宋时期,实行文人治国,香具更是盛行,影响所及,同时并存的辽、金两朝也颇为风行。当然,香具中也区分宅舍用及寺庙用、宫殿用等。其中寺庙及宫殿用品多为成对摆放,讲究对称之美,显得庄重大方。而宅舍之用更为推崇雅致,趣味。下面介绍的这件绿釉香薰应为辽金时期的寺庙用品。 香薰高31.5cm、直径14.5cm,整体呈豆式。豆是先秦礼器,用以在祭祀、宴飨中盛放肉食。在家庙祭祀中,豆是不可或缺的礼仪用具,早期豆用竹编成,后用青铜铸造,因此在礼书中称“笾豆”。此对香薰延续了青铜豆的大体形制,上作球形,香盘半圆,盖为镂空半圆,扣合后浑然如一。香盘可拆卸,安插于支座上。座上部为双扁圆状叠压,两侧装饰螭龙耳;下部呈镂空裙摆式,承以托泥,稳重大方。通体施绿釉,釉面润泽,纯净自然。器身点缀穿花龙纹,如意纹,加之裙摆上的龛形开光,推测为当时高等级的寺庙的佛前薰香供器。 欣赏更多藏品,欢迎浏览【黄志博物馆】网站。 我们会介绍更多的收藏知识、推荐更多优质优价的藏品供您了解和选择,也欢迎您把这些分享给朋友们,让大家一起来了解历史文化、体会收藏的快乐!
人工智能朗读:



[责任编辑:姚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