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汝窑刷新拍卖纪录
▲北宋汝窑天青釉洗以2.943亿港元成交。
瓷器、玉器是备受藏家关注的门类,今年秋拍也取得了不错成绩。最受瞩目的是香港苏富比专场拍卖中的北宋汝窑天青釉洗,以2.943亿港元的成交价刷新了中国瓷器世界拍卖纪录。清乾隆御制白玉瓜棱式羊首掐丝珐琅提梁茶壶以7550万港元的成交价刷新玉雕世界拍卖纪录。
据悉,上一次出现汝窑已是5年前的事了,这件北宋汝窑天青釉洗原为台北鸿禧美术馆的旧藏,于2000年被收藏家曹兴诚买走,时隔17年后才出现在拍卖场上。对于这两件拍品获得如此惊人的成交价格,阎焰认为有多种原因,一是拍品的宣传推广到位;二是完整的收藏故事描述;三有其艺术品投资热下的资本关注;四为时下社会文化的新资产匹配探索。这些都是能取得如此高价的综合因素。但是有一个问题也是客观存在的,那就是如果同样这两件拍品,不是出现在有着国际背景的拍卖行中,成交价格可能会低数倍,而并非是大家如今看到的成交纪录。这就是平台的价值优势。
记者了解到,北宋汝窑天青釉洗一直都是行业亮点。那么,北宋汝窑为何价值高?阎焰说,北宋汝窑是宋徽宗时期特别烧制的窑器,其颜色、工艺、型制,都代表着当时陶瓷御用审美和选择的高度。汝窑瓷器釉色接近天空色,这种色泽兼蓝色之冷和绿色之暖,色调优雅和谐,是适合视觉审美的一种颜色。釉层极为均匀规整,在细微之处都能保持厚薄一致,保证了瓷器的质感。因其拥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加上存世稀少,所以有今天的“天文数字”的商业价格。
书画收藏形成独特群体
中国书画名家的作品今年也继续出现在拍卖场上,但成交价格有所差别。李可染《千岩竞秀万壑争流》以1.22亿港元成交,成为本季度香港苏富比中国书画所有板块的最高价作品,这也是李可染第6件亿元级作品。但在保利香港秋拍中,傅抱石在其高峰时期所创作的《高山仰止》24年重返拍场,仅拍得5900万港元。在中国嘉德香港秋拍中,张大千的《密积金刚》以3491万港元成交;李可染的《丹霞秋色》以3323万港元成交。这些名家的作品曾达“亿元”级别,却有时候又成“千万”级别,中国书画市场的现状如何?
阎焰认为,书画领域一直是拍卖行的主要板块,尤其是高值拍品,已经形成独特的收藏、购买、拍卖群体圈,这类价格完全是圈子定价,而非行业定价。所以这些高价值书画艺术品的市场反应有其特别的通道,并非任何一位收藏爱好者或者收藏家都能入围的。
除了中国书画,此次秋拍的当代艺术也表现亮眼。一直是香港苏富比重头戏的现当代艺术晚间拍卖共斩获7.1亿港元;保利现当代艺术专场总成交额2.8亿港元,草间弥生的《南瓜》刷新艺术家雕塑作品拍卖纪录。中国嘉德香港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专场总成交额为1.734亿港元,平均成交率80.3%。针对近年秋拍现代艺术品部分的变化情况,阎焰认为,当代艺术领域是由艺术品作者——画廊——拍卖行——经纪人——藏家构成的一个完整的行业生态圈,它在特定游戏规则下螺旋上升或震荡调整。所以对当代艺术的选择要量力而行。(记者 杜翔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