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新闻网首页>经营中心频道>教育>教育汇>艺术>

不要总说错啦错啦 孩子是天生的艺术家

不要总说错啦错啦 孩子是天生的艺术家

分享
人工智能朗读:

真正想要培养孩子艺术天分,不如塑造一个环境,那比培养更有效。

 

《天啊!错啦!》书影

晶报记者 罗婉

“一个圆,底下留一个口,中间画一小竖下来,底下画一小横。在这个基础上,你随便添,能画出什么?”

“棒棒糖!”“火车!”“自行车!”“樱桃!”“星际黑洞!”“直升飞机!”……

上周日下午,深圳宝安中心图书馆报告厅内,气氛亦如外面的骄阳一样热烈。姬炤华在“在欢笑中埋下独立思考的种子”主题演讲会上与孩子们互动,台下稚嫩的声音此起彼伏,脑洞大开的创意让他应接不暇。

一幅简笔画,能延伸出千万种图案;而一条裤衩,对于小兔子来说,它是戴在头上好呢,还是穿在屁股上更好?或许看到这里,你会觉得一头雾水,这算个什么问题啊?而17年前,就是这个问题,成为了画家姬炤华和妻子徐萃构思《天啊!错啦!》这一本图画书的灵感。

通过故事给孩子一些启发

在《天啊!错啦!》故事里,小兔子意外得到了一条裤衩,戴在头上毫无违和感,恰好能把两只耳朵露出来。所有的动物都很喜欢这顶帽子,只有见多识广的驴子认为兔子露怯了:这是一条裤衩,应该穿在屁股上。兔子照驴子说的做了,而尾巴却“无处安放”。其它动物都认为兔子穿错了,帽子应该戴在头上。动物们各执一词,争执不下。最后,小兔子终于坚定地说出了自己的声音:这是顶最棒的帽子。

《天啊!错啦!》的灵感源于姬炤华和徐萃一次关于“庄周梦蝶”的讨论:到底是周公梦蝶,还是蝶梦庄公?中国式的智慧融入在这个故事里,像一个惊叹号,向每个读者发问:兔子、驴子和动物们,谁错了呢?究竟是裤衩,还是帽子?还是如姬炤华说的,这不过就是一个大洞加两个小洞,用红布缝成的东西罢了。

通过这个故事,姬炤华试图给孩子们一些启发,“没有一样东西的用途是一成不变的,对于不同的人来说,只要适合自己就是对的!”在书中,起初的画面都是被线框围住的,线框之外有画外音,那是故事讲述者的声音,决定着人物的命运;而线框里的动物们的观点除了驴子以外,总是与画外音对立。画外音总是在说“错啦,错啦!”这些声音从来没有达到过一致。而当兔子最终做出自己的选择那一刻,线框被破坏掉了,鲜艳的色彩从线框内流出,流向纸张的每个角落,将画外音,也就是“权威”的声音覆盖住。“这一刻,暗示着小兔子长大了,他开始独立思考了。”姬炤华说道。

孩子天生是看绘本的专家

姬炤华并没有受过专业的培训,但他小时候爱看埃尔热、华君武等名家作品,有事没事就翻看父亲收藏的古书、诗歌、书画作品。在潜移默化中,艺术的种子就这么种下了。

现在的家长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赢在起跑线上,替孩子报很多“兴趣班”,与此同时,自己却总在打麻将、玩手机、看电视。在姬炤华看来,这样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因为天才都不是培养的,而是影响的。真正想要培养孩子艺术天分,不如塑造一个环境,那比培养更有效。

“为什么我们上过音乐和美术课,而长大后,能欣赏音乐、绘画的人却寥寥无几?”姬炤华认为这跟我们的教育有关。他提倡对于低龄孩子,应该让他们“玩艺术”:玩泥巴、撕纸、涂鸦。

在培训孩子美术的过程中,姬炤华发现,所有的孩子都是天生的艺术家。成人似懂非懂的艺术作品,孩子们都能欣赏。“孩子的思维不如成人那般缜密和完整,但他们完全有能力理解一些问题和发现一些细节。”姬炤华认为,孩子学会思考很重要,保留创造的能力也同样重要。

懂艺术要从大人抓起

2000年3月,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引进发行了由米切尔·恩德小说改编的一系列图画书,让姬炤华大开眼界,原来国际上的童书是这样的!当逐渐接触到国际上大量的优秀童书,姬炤华感到:这正是我们想要做的东西。

2007年伊始,姬炤华与妻子开始进行儿童阅读推广,至今仍在继续。对他们来说,这不仅仅是阅读推广,而是教育观念的纠正和普及。在与读者的接触中,他逐渐发现“现在的人不是不懂童书,而是大多不懂艺术。”因而推广艺术的启蒙,也成为了他的工作之一。

对于市面上鱼目混杂的粗糙的儿童读物,姬炤华一直也在“扫盲”。在他看来,好的儿童读物需要几个因素:首先,必须有趣,否则孩子会读不下去。姬炤华指出,现在很多画家的确会画漂亮的画,却不会讲故事。他建议,想要从事儿童读物创作的画家可以先尝试从画漫画,即学会讲故事开始。其次,儿童读物必须美,得符合艺术的标准。另外,书里面要杜绝暴力色情等不适宜孩子的内容。这一点,欧美的分级制度也是我们应该借鉴的。

在培训孩子美术的过程中,姬炤华发现,所有的孩子都是天生的艺术家。成人似懂非懂的艺术作品,孩子们都能欣赏。“孩子的思维不如成人那般慎密和完整,但他们完全有能力理解一些问题和发现一些细节。”

[责任编辑:陈晓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