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网2025年5月23日讯(深圳特区报记者 郑铭) 昨日,第二十一届文博会开展首日,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14号馆举行的“从历史走向未来——深圳特区报‘深圳口述’系列项目专场分享会”吸引观展市民驻足倾听。
活动邀请著名词作家、口述者代表蒋开儒,深圳民俗学者、作家廖虹雷,“深圳口述”系列项目负责人吴向阳等,围绕该项目的初衷、意义、成效、意见建议等进行座谈,生动呈现深圳改革开放进程中奋斗者的故事。
“深圳特区报作为深圳市委机关报,一直持续记录着深圳改革开放的发展历史。我们有义务、有能力、有激情,用口述的形式,为深圳的建设者和奋斗者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吴向阳在活动开场说道。
“深圳口述”系列项目是深圳特区报重点打造的文史品牌,项目以全媒体形式记录城市发展背后的亲历者与见证者。其中,《口述罗湖(1979-2019)》以50位先锋建设者的视角,回溯罗湖作为改革开放策源地的峥嵘岁月;《口述岁月·福田》聚焦福田建区35周年,以35位见证者的故事展现从工业区到“首善之区”的蜕变;《90后与“90后”对话》通过年轻代表与离休干部跨越时空的对话,串联革命精神与特区征程。
活动现场,著名词作家、《春天的故事》作词人蒋开儒作为口述者代表,分享了歌曲创作背景及其与深圳特区报的渊源。深圳民俗学者、作家廖虹雷表示:“ 深圳口述史通过记录各行各业的建设者们亲历见证的讲述,挖掘出每个个体独特的文化表述,展示了社会群体的多元性。口述史系列项目的展开,无疑是公共历史教育的创新,起到扮演‘连接过去与未来’的角色作用。”
“深圳口述”项目采用全媒体的呈现方式,通过文字、图片、海报、视频等表达方式,在深圳特区报报纸、读特新闻客户端、抖音等平台全方位呈现。项目推出以来,引发社会热烈反响,收到社会广泛好评。《口述罗湖》全网传播量超1.13亿次。
据悉,“深圳口述”系列项目相关内容会通过深圳特区报全媒体矩阵持续推送,市民可通过“读特”新闻客户端平台观看完整访谈视频,重温深圳奋斗史诗。